作者:李邦彦
因喜爱于进士结交,而出名,在大观二年,开始进入朝堂,历任官职介绍。
李邦彦的父亲李浦是个银匠。李邦彦喜欢跟进士交游,河东举人入京者,一定取道怀州拜访邦彦。如果要添置什么,李浦也停下工作备办,而且又资助路费,从此邦彦声誉鹊起。入京补为太学生,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赐他进士及第,授任秘书省校书郎,试任符宝郎。
李邦彦为人俊朗豪爽,风度优美,写文章敏捷而有功底。但是在民间长大,熟习猥鄙之事,对答敏捷;擅长戏谑,能踢蹴鞠,常常把街市俗语编为词曲,人们争相传播,自号李浪子。谏官弹劾他游纵不检点,罢去符宝郎,仍任校书郎。不久以吏部员外郎兼管议礼局,出任河阳知州,受召入京任起居郎,邦彦擅长奉事宦官,宦官们争相赞誉推荐他,历任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浪子宰相”李邦彦的由来,从1121年到1124年间,所从事官职,,勾结党派诬陷王黼。
宣和三年(1121年),李邦彦被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五年(1123年),转任尚书左丞。李邦彦重新起用后,与王黼不和,于是暗中与蔡攸、梁师成等人勾结,诬陷王黼使他被罢免。宣和六年(1124年),李邦彦被授任为少宰,毫无建树,只不过阿谀顺承谄媚充位而已,京城人都把他看作“浪子宰相”。
史书记载
《宋史·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