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光世
宋高宗渡江南逃,刘光世成为名副其实的殿前司长官,于建炎五年,升为少保。
建炎三年二月,金军500骑兵追击至天长。宋高宗渡江南逃,刘光世所部未遇金兵即溃退渡江。被任为行在五军制置使,屯守镇江府,随后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名存实亡的殿前司长官。三月,苗傅、刘正彦在杭州发动兵变。四月,刘光世参与平定苗、刘兵变,升为太尉、御营副使,所部即称御营副使军。后任江东宣抚使,守太平州、池州,移守江州。九月,金军自黄州渡江,刘光世率军南逃。建炎四年二月,河北流寇郦琼围攻固始县,降于刘光世后撤围南下。
建炎四年(1130)六月,撤消御营使,刘光世所部无所隶属,因其阶官为太尉,号称“太尉兵”,大臣们认为欠妥,遂设御前巡卫军,以刘光世为都统制,兼任两浙路安抚使、知镇江府,又加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金将挞懒(完颜昌)攻楚州,刘光世违诏不援,只派王德、鄙琼率轻兵袭扰金军而已。 绍兴元年(1131)三月,刘光世改兼淮南、京东路宣抚使,置司扬州,但刘光世不奉诏。 次年六月,刘光世升领宁武军、宁国军两镇节度使。绍兴三年四月,改兼江东路宣抚使,置司建康。九月,南宋调整江防部置,刘光世改为江东、淮西宣抚使,置司池州;十月,伪齐军渡淮南犯,刘光世移驻建康设防。 绍兴四年,金和伪齐联军临江;五年正月,宋高宗亲征抵抗,并再次调整江防部署,刘光世升少保。十二月,南宋改军制,废神武军及巡卫军号,改设行营护军。刘光世所部改为行营左护军。六年五月,以部将王师成击败伪齐军之功,加领保静军节度使,遂成为继韩世忠之后第二个领三镇节度的将领。六月,刘光世移屯庐州。十月,伪齐刘麟渡淮攻宋时,刘光世弃城南逃,在右相兼都督张浚的督迫之下,被迫回军,并派王德、郦琼等击败伪齐军于霍丘等地。藕塘之战杨沂中等大败伪齐军后,刘光世派王德率军随杨沂中追击伪齐军。
刘光世留有《即辰帖》。
刘光世留有《即辰帖》,纸本,行书,33.5×43.2厘米。有学者考证,该帖当是幕僚们的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