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吴玠善读史书,通情达理,是不可多得的抗金大将

作者:吴玠

 

吴玠不求小近利,虽然身为大将,却通情达理,智勇忠实据险抗敌。

元·脱脱《宋史》:

“等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胜。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将,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故士乐为之死。选用将佐,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挠之。.......,晚节颇多嗜欲,使人渔色于成都,喜饵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方富平之败,秦凤皆陷,金人一意睨蜀,东南之势亦棘,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吴玠与弟璘智勇忠实,戮力协心,据险抗敌,卒保全蜀,以功名终,盛哉!.......然玠晚颇荒淫,璘多丧败,岂狃于常胜,骄心侈欤!”
明·《草庐经略》:

“吴玠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近利,故能保必胜,而蜀赖以安。”

吴玠的家庭成员介绍,他的弟弟吴璘和吴玠一样著名的抗金大将。

其弟吴璘,与兄长吴玠一起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官至宣抚使,兼任兴元府地方官。病逝后孝宗赠他为太师,追封为信王。
吴玠有五个儿子:吴拱、吴扶、吴捴、吴扩、吴揔。 吴拱(?一1176),吴玠长子。早年随父从军。绍兴九年六月,吴玠死后,吴拱仍在右护军从军。曾任京襄府元帅,官至利州路安抚使、兴元府知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后建节,领武康军节度使。淳熙二年(1175)免职授宫观闲差,次年出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不久去世,谥襄烈。
吴玠有12个侄子,载入《宋史》的有吴挺。吴挺是宋王朝重臣,官至太尉。吴挺生5子:吴璋、吴曦、吴晓、吴日见、吴踔。 吴曦官至太尉、昭信军节度使,宋宁宗时,吴曦和从弟吴睨及徐景望、赵富、米修之、董镇一同谋反使得他众叛亲离,据《宋史·叛臣传》记载,一天晚上,七十多人破门而入,斩其首裂其尸,他的党羽和妻子、两个儿子、叔父吴柄、弟吴睨、吴睥等都被处死。宋王朝还将吴璘后裔全部迁出四川,只有吴玠的子孙免于连坐。史料记载,吴曦叛变被平定后,宋王朝将吴璘家族成员全部迁往湖广和浙江一带,从此,吴玠、吴璘家族便从四川和西北远徙东南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幽灵染色体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吴玠简介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享年47岁,谥号武安,作庙于仙人关,号思烈。淳熙中,追封涪王。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中文名
吴玠
别    名
吴晋卿
国    籍
南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
出生日期
1093年
逝世日期
1139年
职    业
将领
主要成就
在仙人关、和尚原大破金兵
官    职
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  
追    封
涪王
谥    号
武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