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张鸣善曾为夏伯和《青楼集》作过序,把达官贵人三公比喻为“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

作者:张鸣善

 

张鸣善在元灭后称病辞官隐居吴江,曾为夏伯和《青楼集》作过序

张鸣善生卒年不明,但他曾为夏伯和《青楼集》作过序,时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知他生活在元代末年。 曾官至宣慰司令使、江浙提学。元灭后称病辞官,隐居吴江。散曲存套数二套,小令十三首。


张鸣善的小令《水仙子·讽时》形象地把达官贵人三公比喻为“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

张鸣善,在小令《水仙子·讽时》中,很形象地把眼前的达官贵人三公比喻为“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五眼鸡、两头蛇、三角猫都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怪物,用来比喻阴险毒辣、无才无德的官僚。结末三句结合民间俗语与文人雅词,构成工整的鼎足对,是散曲中的警句。其绝在于把三公的种种丑恶,与美好神圣的“岐山鸣凤”、“南阳卧龙”和“渭水飞熊”巧妙拼接一起。

岐山鸣凤,源自《国语》的周朝将兴岐山有凤鸣一说,比喻德士贤才。南阳卧龙,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渭水飞熊,即独立渭河边上直钩钓鱼的姜太公飞熊。后四句的意思是,说英雄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竟成了在岐山鸣叫的凤凰,两头蛇变作了南阳的卧龙,三角猫却冒充为渭水的飞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世之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

中文名
张鸣善
出生地
山西
职    业
元代散曲家
代表作品
《双调·水仙子》《讥时,英华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