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汪应辰才兼文武,学究鸿蒙,是个爱国之士,力主抗金,收复中原

作者:汪应辰

 

汪应辰十岁就能作诗,绍兴五年举进士,他刚正不阿,直言不讳。

宋史本传不著年岁。此依传中“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推算)五岁知读书属对;十岁能诗。未冠,首贡乡举。试礼部居高选,宰相赵鼎奇之。绍兴五年,(公元一一三五年)举进士第一,年甫十八,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时秦桧主和议,应辰上疏力言因循无备、上下相蒙之可畏,忤桧意,出通判建州。桧死,始还朝。累官吏部尚书,刚方正直,敢言不避,中贵多侧目。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连贬秩,遂致仕不起。少从吕居仁、胡安国游;精于义理,好贤乐善,学者称玉山先生。卒,谥文定。应辰著有文集五十卷,《宋史艺文志》传于世。

 

秦桧死后汪应辰才回到朝廷,升右司任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

绍兴五年(1135),年方十八中状元。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当时秦桧主和议,汪应辰上疏嘛张抗金,力言因循无备、上下相蒙、不明敌势的危险性,因而违反秦桧意,出通判建州(今福建建瓯)、静江府、广州等。秦桧死后,召为吏部郎官,迁右司,因母老,出知婺州(今浙江金华)。母去世服毕后,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宋孝宗赵即位后又因事被迫请求调外,于是知福州。不久,升敷文阁待制,举朱熹自代。出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再除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又因事不合,以端明殿学士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韩玉被旨拣马,路过平江府,因汪应辰没有特别招待他而回京报复汪,密告宋孝宗,说所到之州县,没有象平江府那样乱的地方,于是连遭贬秩,气病卧家不起而卒,谥文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不该o苡對愛死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汪应辰(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生于宋徽宗政和元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年五十九岁。

本    名
汪应辰
字    号
圣锡
所处时代
宋朝
出生地
信州玉山
出生时间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8年)
去世时间
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
谥    号
文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