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心传,早年科举失利,绝意仕途,闭门著书,晚年受宋理宗起用为史馆校勘

作者:李心传

 

李心传晚年因崔与之等人推荐为史馆校勘,专修《中兴四朝帝纪》、《十三朝会要》,端平三年书成。
李心传,字微之,舜臣之子也。庆元元年,荐于乡,既下第,绝意不复应举,闭户著书。晚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合前后二十三人之荐,自制置司敦遣至阙下。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专修《中兴四朝帝纪》。甫成其三,因言者罢,添差通判成都府。
寻迁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诏无入议幕,许辟官置局,踵修《十三朝会要》。端平三年成书。
召赴阙,为工部侍郎,言:  臣闻“大兵之后,必有凶年”。盖其杀戮之多,赋敛之重,使斯民怨怒之气,上干阴阳之和,至于此极也。陛下所宜与诸大臣扫除乱政,与民更始,以为消恶运、迎善祥之计。而法弊未尝更张,民劳不加振德,既无能改于其旧,而殆有甚焉。故帝德未至于罔愆,朝纲或苦于多紊,廉平之吏,所在鲜见,而贪利无耻,敢于为恶之人,挟敌兴兵,四面而起,以求逞其所欲。如此而望五福来备,百谷用成,是缘木而求鱼也。  臣考致旱之由,曰和籴增多而民怨,曰流散无所归而民怨,曰检税不尽实而民怨,曰籍赀不以罪而民怨。凡此皆起于大兵之后,而势未有以消之,故愈积而愈极也。成汤圣主也,而桑林之祷,犹以六事自责。陛下愿治,七年于此,灾祥饥馑,史不绝书,其故何哉?朝令夕改,靡有常规,则政不节矣;行赍居送,略无罢日,则使民疾矣;陪都园庙,工作甚殷,则土木营矣;潜邸女冠,声焰兹炽,则女谒盛矣;珍玩之献,罕闻却绝,则包苴行矣;鲠切之言,类多厌弃,则谗夫昌矣。此六事者一或有焉,犹足以致旱。愿亟降罪己之诏,修六事以回天心。群臣之中有献聚敛剽窃之论以求进者,必重黜之,俾不得以上诬圣德,则旱虽烈,犹可弭也。然民怨于内,敌逼于外,事穷势迫,何所不至!陛下虽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亦不知所以为策矣。帝从之。

理宗淳祐三年致仕,同年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未几,复以言去,奉祠居潮州。淳祐元年罢祠,复予,又罢。三年,致仕,卒,年七十有八。  心传有史才,通故实,然其作吴猎、项安世传,褒贬有愧秉笔之旨。盖其志常重川蜀,而薄东南之士云。
所著成书,有《高宗系年录》二百卷、《学易编》五卷、《诵诗训》五卷、《春秋考》十三卷、《礼辨》二十三卷、《读史考》十二卷、《旧闻证误》十五卷、《朝野杂记》四十卷、《道命录》五卷、《西陲泰定录》九十卷、《辨南迁录》一卷、诗文一百卷。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想做你の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心传,字微之,亦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四川乐山)人,生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年七十八岁。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曾参加乡试,未能上榜,于是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安心闭门著书。直到晚年,才被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二十三人荐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专修《中兴四朝帝纪》,又踵修《十三朝会要》。

本    名
李心传
字    号
微之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出生地
隆州井研(今四川乐山)
出生时间
1166年
去世时间
1243年
主要作品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旧闻证误》
主要成就
历史学家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