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余玠是南宋名将,与蒙古军多次交战中击退蒙古军,因功升职

作者:余玠

 

宋端平三年二月,余玠配合南宋援兵击退蒙古军,宋嘉熙元年十月,余玠在赵葵领导下,击溃蒙古军,因功升职。

余玠幼时家贫,在白鹿洞书院和太学上舍读书,因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不慎失手推茶翁致死,脱身出逃襄淮,作长短句一首,投入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赵葵赞其心怀壮志,把他收留在军中任事。不久即以功补进入副尉,又擢升作监主薄。宋端平三年(1236年)2月,蒙古军侵入蕲、黄、广。余玠应蕲州守臣征召,协助组织军民守城,配合南宋援兵击退蒙古军。宋嘉熙元年(1237年)10月,余玠在赵葵领导下率部应援安丰军杜皋,击溃蒙古军,使淮右得以保全。次年,朝廷论功行赏,余玠进官三秩,被任命为知招信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进工部郎官。

嘉熙二年九月,蒙古大帅进攻滁州被余玠打败,宋淳祐元年秋,蒙古军与宋军激战四十余天蒙古军溃退。

嘉熙二年(1238年)9月,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应援,大获全胜。宋嘉熙四年(1240年)9月被提升为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淮安州,主持濠州以东、淮河南北一带防务。宋淳祐元年(1241年)秋,蒙古军察罕出兵安徽寿县,余玠率舟师进击察罕军,激战40余天,使蒙古军溃退。凭军功拜大理少卿,升淮东制置副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獨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余玠简介

余玠(?-1253年),字义夫,号樵隐,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人,南宋名将。嘉熙年间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战败蒙古军。淳祐元年(1241年),赴援安丰,败蒙古军,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从淳祐三年到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36战,战果显著。后又率军北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还击退进扰成都、嘉定(今四川乐山)的蒙古军。宝祐元年(1253年),宋廷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服毒而卒。余玠死后,宋理宗辍朝,特赠五官。

本    名
余玠
字    号
义夫,樵隐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江西修水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253年
主要作品
《瑞鹤仙·怪新来瘦损》
主要成就
大破蒙古军,守卫川蜀数十年,以山城防御抗击蒙古军
职    业
将领
官    职
四川安抚使,四川总领
特    赠
五官
籍    贯
蕲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