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野利仁荣的历史贡献,创制西夏文,重视培养本民族的文化人才

作者: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最重要贡献是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

野利仁荣一生的重要贡献,就是遵照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他奉命演绎的蕃书“成十二卷,字体形方整,类八分”,约有6000多字。

西夏大庆元年(1037年),元昊下令把他所创制的“蕃书”尊为“国字”,强行在国内推广使用,规定“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在外交文书中,凡与宋朝的文书交往,采用汉蕃文并列,而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交往,则采用双方蕃文并列。

野利仁荣建立蕃学,把汉文的《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书译成西夏文

野利仁荣还特别重视培养本民族的文化人才,他主持在夏国内建立蕃学,并亲自主讲蕃学,培养了不少精通蕃汉学的专门人才。野利仁荣还倾注大量心血,把汉文的《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书译成西夏文,为推广西夏文字,发展西夏文化做了大量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夏国人民尊为“圣贤师”。大约创作于夏仁宗乾祐十六年(1185年)的一首名为《颁师典》的西夏文诗歌中,曾赞扬了野利仁荣造字和办学的功绩。诗歌在叙述了汉族、吐蕃族各有文字后写道:“各有语言各自爱,各有文字各自敬;吾邦亦有圣贤师,伟大名师数野利;天上文星东方出,用字引导西方明;招募弟子三千七,一一教诲成人杰。”野利仁荣还在改定本民族礼乐,建设本国官制等方面,同样有许多重大的贡献。

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野利仁荣去世。元昊“三临其丧,恸曰:‘何夺我股肱之速也!’”赠富平侯。夏天盛十四年(1162年),仁宗仁孝再次追封野利仁荣为广惠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阴霾深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野利仁荣(?~1042年),西夏大臣。西夏文字的主要创制者,西夏著名学者。党项族野利部人。野利仁荣一生的重要贡献,就是遵照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被西夏仁宗李仁孝追封为广惠王。广运三年(1036年),景宗制党项文字,命其演绎成十二卷,以推广使用,次年,又助改定礼乐。延祚元年(1038年),西夏建官职,为谟宁令(副宰相),掌中书。二年,又主持西夏学,以崇武为本,严刑赏,强兵马,景宗视为股肱。

中文名
野利仁荣
国    籍
中国—西夏
民    族
党项族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1042年
职    业
西夏大臣
主要成就
创制西夏文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