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宋元学案》、《元史列传》中均记载赵复被俘虏时欲轻生,被姚枢所救,后在太极书院教学,作《传道图》、《希贤录》,被称为江汉先生

作者:赵复

 

《宋元学案》中记载赵复被俘虏时欲轻生,被姚枢发现所救,并请复在太极书院中讲课,曾劝阻元世祖攻打宋
《宋元学案》
元师伐宋,屠德安。姚枢在军前,奉诏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筮,凡占其中一艺者,活之以归。时复在俘中,被姚枢发现,与之言,奇之。但复不欲生,月夜赴水自沉。枢觉而追之,在积尸间见复解发脱屦呼天而泣,亟挽之出。偕至燕京(今北京市),以所学教授学子,从者百余人。当时,南北不通,程、朱之书不及于北方。姚枢与杨惟中建太极书院,立周子祠,选取二程、朱嘉遗书八千余卷,请复讲授于其中。复以周、程而后,其书广博,学者未能贯通,乃本照伏羲、神农、尧、舜所以继天立极,孔子、颜回、孟子所以垂世立教,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所以发明绍续者,作《传道图》,而以书目条列于后。姚枢退隐苏门以传其学,许衡、郝经、刘因皆得其书而崇信之。由此程、朱之学在北方广为传播。复曾被元世祖召见,世祖问:“我欲取宋,卿可导之乎?”复回答说:“宋,父母国也,未有引他人之兵以屠父母者。”世祖义之,不强。所著除上述《传道图》外,还有《伊洛发挥》、《希贤录》等。赵复为程、朱续传。黄百家案曰:“自石晋燕云十六州之割,北方之为异域也久矣,虽有宋诸儒叠出,声教不通。自赵江汉以南冠之囚,吾道入北,而姚枢、窦默、许衡、刘因之徒得闻程、朱之学,以广其传。由是北方之学郁起,如吴澄之经学,姚燧之文学,指不胜屈,皆彬彬郁郁矣。”

《元史列传》中记载姚枢奉诏在军中寻求被俘虏的儒生,其中就有复,赵复劝阻元世祖攻打宋,在太极书院教学,作《传道图》、《希贤录》,学者称之为江汉先生

《元史列传》
赵复,字仁甫,德安人也。太宗乙未岁,命太子阔出帅师伐宋,德安以尝逆战,其民数十万,皆俘戮无遗。进杨惟中行中书省军前,姚枢奉诏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士,凡儒生挂俘籍者,辄脱之以归,复在其中。枢与之言,信奇士,以九族俱残,不欲北,因与枢诀。枢恐其自裁,留帐中共宿。既觉,月色皓然,惟寝衣在,遽驰马周号积尸间,无有也。行及水际,则见复已被发徒跣,仰天而号,欲投水而未入。枢晓以徒死无益:“汝存,则子孙或可以传绪百世;随吾而北,必可无他。”复强从之。先是,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至是,复以所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尽录以付枢。
自复至燕,学子从者百余人。世祖在潜邸,尝召见,问曰:“我欲取宋,卿可导之乎?”对曰:“宋,吾父母国也,未有引他人以伐吾父母者。”世祖悦,因不强之仕。惟中闻复论议,始嗜其学,乃与枢谋建太极书院,立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君子配食,选取遗书八千余卷,请复讲授其中。复以周、程而后,其书广博,学者未能贯通,乃原羲、农、尧、舜所以继天立极,孔子、颜、孟所以垂世立教,周、程、张、朱氏所以发明绍续者,作《传道图》,而以书目条列于后;别著《伊洛发挥》,以标其宗旨。朱子门人,散在四方,则以见诸登载与得诸传闻者,共五十有三人,作《师友图》,以寓私淑之志。又取伊尹、颜渊言行,作《希贤录》,使学者知所向慕,然后求端用力之方备矣。枢既退隐苏门,乃即复传其学,由是许衡、郝经、刘因,皆得其书而尊信之。北方知有程、朱之学,自复始。
复为人,乐易而耿介,虽居燕,不忘故土。与人交,尤笃分谊。元好问文名擅一时,其南归也,复赠之言,以博溺心、末丧本为戒,以自修读《易》求文王、孔子之用心为勉。其爱人以德类若此。复家江汉之上,以江汉自号,学者称之曰江汉先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像花儿一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复简介

赵复(生卒年不详),字仁甫。元德安(今湖北安陆)人,世称“江汉先生”。元军攻宋时在故乡被俘,为姚枢所发现,偕至燕京(今北京市)建太极书院讲学其中。选取二程、朱熹等遗书八千余卷,广为传播,从此北方始知朱、程之学。著有《传道图》、《伊洛发挥》、《希贤录》等。赵可金代潭州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县,位晋南晋城县北)人。字献之,号玉峰散人。少年赴考时,在考场中戏书小词,金主(完颜亮)贞元二年中进士,官至翰林直学士。他博学多才,卓绝不羁,入翰林后,一时之诏诰皆出其手,典雅工丽,为人所推服。著名的《大金得胜陀颂碑》碑文,即出其手笔,其词语豪放,风格婉约。《代州南楼》中的《雨中花慢》及《发高丽作》中的《望海潮》即为其代表作。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其诗入《中州集》,词入《中州乐府》中。

中文名
赵复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中国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