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虞世南与唐太宗关系堪比伯牙子期,李世民称赞其兼备“忠谠、友悌、博文、词藻、书翰”五绝

作者:虞世南

 

兄长遇难,以身请代,君臣情深,虞世南逝世,太宗夜梦

江都之变时,宇文化及反叛杀君,虞世南之兄虞世基任内史侍郎,也将被杀,虞世南抱持着虞世基痛号悲泣,请求让自己替兄受死,宇文化及不同意  ,虞世南因此悲哀得瘦损异常,形销骨立,时人因而都称赞他。  当时,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也被宇文化及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完全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后来对人说:“虞世基被诛杀,虞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许善心被处死,许敬宗手舞足蹈用来求生。”时人以此为话柄。


虞世南逝世几年后,太宗曾在夜里梦见虞世南,像平生一样。第二天,太宗下令说:“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德行淳朴完备,文章是辞赋的宗师,早晚尽心,志在忠益。忽然去世,转眼过了几年。昨因夜梦,忽见其人,并且进谏直言,有如平生之日。追怀他留下的美德,很增悲叹,应当供给冥钱,申明朕的思旧之情,可在他家设五百僧斋,并为他造天尊像一座。”
太宗曾令虞世南写《列女传》用来装屏风,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默记刻写它没有错一个字。  太宗一次出行,有一个官员请示要将书籍、公文的副本装到车上带着。太宗说:“有虞世南在,就是此行的秘书。”太宗听闻虞世南去世后,悲伤哭泣说:“宫里藏书和著书之处,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虞世南了!”
太宗曾作宫体诗,让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说:“圣作固然工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陛下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鹜甚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因此不敢听从您的命令。”太宗说:“朕不过是在试探你罢了!”又赐他五十匹布帛。虞世南去世后,太宗曾为他做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接着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便命起居郎褚遂良拿诗到虞世南的灵帐边读完后焚烧,希望他的神灵能感知。

李世民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身兼五绝:

忠谠(忠诚正直)
友悌(能与兄弟相友爱)
博文(通晓古代文献)
词藻(诗赋)
书翰(作书)

贞观年间,名列二十四功臣图,其个人事迹,被多部史书记载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虞世南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名[75]  。
大历十四年(779年)六月一日,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虞世南等十一人被定为第二等。
建中元年(780年),虞世南等三十四人被唐德宗定为功臣上等。
《旧唐书·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新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隋纪六》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唐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唐纪八》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唐纪十》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
 

虞世南家庭成员,一兄一姐,一子一女

父祖
祖父:虞检,梁始兴王咨议。
生父:虞荔,字山披,官至太子中庶子、大著作、东扬扬州二州大中正,赠侍中,谥号德。
继父:虞寄,字次安,虞世南叔父,因其无子,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官至中书侍郎。
兄弟姐妹
虞世基,字茂世(一作懋世),官至内史侍郎、金紫光禄大夫。
虞氏,嫁陆某。一子为初唐书法家陆柬之,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另有一子为“草圣”张旭的外祖父。
子女
虞昶,官至工部侍郎。
虞秀姚,字思礼。嫁朝议郎行右卫府长史、兰陵县开国公萧鉴(后梁世宗萧岿之孙)。

虞世南去世后,故宅改建定水寺,寺内有虞世南画像,其子孙迁居长安

虞世南去世后,慈溪鸣鹤镇故宅改建定水寺,寺内有虞世南画像。他的子孙便迁居长安。据《慈溪县志》记载:虞世南故宅位于鸣鹤解家自然村村北的定水寺,距越国公袁韶墓约350米,东临里杜湖,西依青龙山,北邻白虎山,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每天快乐一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虞世南,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本    名
虞世南
别    称
虞文懿、虞永兴、虞秘监
字    号
字伯施
所处时代
南北朝→隋朝→唐朝
民族族群
唐人
出生地
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
出生时间
558年
去世时间
638年7月11日
主要作品
《虞秘监集》《孔子庙堂碑》
主要成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初唐四大家之一;编修《北堂书钞》
官    职
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
封    爵
永兴县子→永兴县公
追    赠
礼部尚书
谥    号
文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