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忽必烈先发制人即大汗位引发内战,后阿里不哥被迫向忽必烈输诚,汗位之争结束

作者: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竭力诱使忽必烈回到草地,忽必烈不肯,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忽必烈先发制人,在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阿里不哥失败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蒙古没有了统一的政权

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后。1260年初,忽必烈从蒙、宋前线匆匆北返抵达燕京。他在燕京附近驻扎了将近三个月。蒙哥汗亲征时留镇漠北的阿里不哥,竭力诱使忽必烈回到草地,好逼迫他就范,再名正言顺地登上大汗宝座。忽必烈则清楚地意识到,在阿里不哥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自己在控制和调动进入汉地的蒙古军及汉军方面拥有莫大的优势与便利。因此他不肯轻易离开经营有年的中原而贸然北上。双方间使臣往返,交涉不断,矛盾日趋激化。1260年4月中,忽必烈拘禁阿里不哥派往燕京的心腹脱里赤,先发制人,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1260年夏季,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这次内战导致了蒙古内部的巨大分裂。当时的蒙古各大汗国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阿里不哥失败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蒙古虽打下了巨大的土地面积,却没有了统一的政权。

 

阿里不哥在击败阿鲁忽后驻营于阿力麻里,肆行杀掠,阿力麻里大饥,军心愈亦涣散,被迫向忽必烈输诚,汗位纠纷由此结束,这次纷争更加便利于他们采纳汉法,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1262年冬,阿里不哥在击败阿鲁忽后驻营于阿力麻里。他肆行杀掠,伊犁河流域为之残破不堪。1264年春,阿力麻里大饥,军心愈亦涣散。阿里不哥计出无奈,被迫向忽必烈输诚。长达五年的汗位纠纷由此结束。这次纷争,客观上为蒙古军事贵族中主张“祖述变通”以“补偏救弊”的一派把统治中心从碛北移至漠南,从而更加便利于他们采纳汉法,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提供了一个适逢其时的契机。
1266年逝世。(或称是遭忽必烈毒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任性是放纵青春的骄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阿里不哥一般指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文Аригбөх,拉丁文Ariq Böke,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1261年,忽必烈占领哈拉和林后再次发兵进攻,大败阿里布哥军于昔木土脑儿。1264年8月21日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1266年,阿里不哥逝世(或称是遭忽必烈毒杀)。

中文名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
外文名
Ariq B&oumlke
职    业
蒙古贵族、将领、大汗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日期
约1219年
逝世日期
约1266年
国    籍
大蒙古国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