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回
方回节操为世人所讥,善于论述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初以《梅花百咏》靠拢贾似道,后上似道十可斩之疏,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至老死,有《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5),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方回的诗,有不少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之作,倡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诗亦学习黄庭坚、陈师道,而失之粗劲,晚年自谓平易,却入鄙俚
方回的诗,有不少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之作。他的《路傍草》描写战争中土地荒芜,屋宇倾倒:“间或遇茅舍,呻吟遗稚老。常恐马蹄响,无罪被擒讨。逃奔深谷中,又惧虎狼咬。一朝稍苏息,追胥复纷扰。”痛感“人生值艰难,不如路傍草"。《赠高相士饶二首》写“世上封侯人不少,封侯人是杀人人”。语意颇为尖锐。另外《彭湖道中杂书》五首中的“每逢田野老,定胜市廛人。虽复语言拙,终然怀抱真。如何官府吏,专欲困农民。”对农民倾注了同情。《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一首刻画妇女心情。方回倡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诗亦学习黄庭坚、陈师道,而失之粗劲。晚年自谓平易,却入鄙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