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阿术使世祖下灭宋决心,率部下在长江南岸的沙洲占领了一块滩头阵地,建议直取鄂、汉,拒绝贾似道请和,宋元决战,大败宋军

作者:阿术

 

阿术使世祖下灭宋决心,率四翼精兵与巡江的宋军水师“血战中流”,登上靠近南岸的沙洲时,与手下数十人攀岸步斗,终于占领了一块滩头阵地,为大队人马渡江开辟了道路

十年,世祖任命阿术与史天泽等行荆湖等路枢密院事于襄阳。次年正月,阿术入觐,与阿里海牙共同奏请趁势灭宋,议久不决。阿术以自身的经历更进一步证实道:“臣久在行间,备见宋兵弱于往昔,失今不取,时不再来。”终于使世祖下灭宋决心,毅然增兵十万,并晋升阿术为平章政事,与丞相伯颜、参政阿里海牙等行中书省于荆湖,组成征宋的指挥中心。
九月,元军水陆两路浮汉而下,首先抵达设防坚固的郢州。阿术从一俘民口中得知前有间道可绕过郢州,便“与丞相伯颜议,决意前进,遂拖舟达(汉)江,舍郢而去”。
十月,阿术带数十从骑作为殿后。行至大泽中,突遇郢州的宋骑兵千人追袭而来,阿术挺身迎战,一举歼敌数百,击退了宋军的追赶。
十二月,元军行抵大江北岸。是时,宋军在江中和两岸防守严密,渡口及要害之处均在掌握之中。元军虽用阿术军将马福的建策,将战船迂回沦河中入江,但连攻三日仍未能克服战略要点阳逻堡。阿术建议伯颜暂停攻城,而由他引“军船之半,循岸西上,对青山矶止泊,自隙捣虚,可以得志”。伯颜正好也有此意,欣然同意他的建策。次日雪夜,阿术率四翼精兵驾舟飞渡长江,与巡江的宋军水师“血战中流”;登上靠近南岸的沙洲时,又遇到宋军顽强抵抗。阿术与手下数十人“攀岸步斗,(敌阵)开而复合者数四”,终于占领了一块滩头阵地,为大队人马渡江开辟了道路。

阿术建议上取鄂、汉,元军兵临城下,两城拱手投降,蕲、黄、江等州府先后降附,拒绝了贾似道请和,宋元决战于丁家洲,他指挥元军水师“并舟深入”,“突入敌阵”,大败宋军
渡江后,元军策划下一步进军方向。有人主张顺流东下,直取下游的蕲、黄二州,阿术却认为,“若赴下流,退无所据。上取鄂、汉,虽迟旬日,师有所依,可以万全”。事实确如他所料,天险失去之后,汉阳、鄂州的南宋守将已闻风丧胆。元军西指,兵临城下,两城便拱手投降。这就保证了元军渡江后得以站稳脚跟,尔后相机向下游扩大战果。而蕲、黄、江、池、安庆等州府也都慑服于元军的威势,先后降附。
十二年正月,元军前锋直逼芜湖。宋丞相贾似道拥重兵前来拒战。交战前先遣使至元军营中请和。适伯颜也接到诏令要他们驻守待命,因而问计于阿术。阿术深感于以往元军得而复失,劳师无功的教训,力主拒和进兵。他提醒伯颜:“若释似道而不击,恐已降州郡今夏难守。”并慨然表示,“今日惟当进兵,事若有失,罪归于我。”
二月,宋元双方数十万水陆大军决战于丁家洲。激战之中,阿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诸战舰居后者,阿术促骑召之”。他索性“挺身登舟,手舵冲敌船,舢舻相荡,乍分乍合”。在此同时,他挥舞小旗指挥元军水师将校,“并舟深入”,“突入敌阵”,大败宋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微笑德背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阿术简介

阿术即兀良哈·阿术(1227—1281年),元朝初期大将,蒙古族,大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蒙哥汗时,从父征西南夷,平大理,克诸部,降交趾。中统三年,征伐李璮有功,以宿卫将军升为征南都元帅。略地两准,围襄阳,破樊城。至元十一年,与伯颜、阿里海牙等同伐宋,任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三年,受命北伐叛王昔剌木,继又西征,至哈剌霍州,以疾卒,年五十四,追封河南王。

本    名
兀良哈·阿术
别    称
河南王
所处时代
元朝
民族族群
蒙古族
出生地
蒙古乌梁海
出生时间
1227
去世时间
1281
主要成就
平定大理、灭宋之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