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姚燧文章的风格适应元初文学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时代意义,其古诗成就较高,亦受到韩愈的影响,《京师病中》六首是元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姚燧

 

姚燧文章的风格适应了元初文学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时代意义,很受时人的喜爱,张养浩、吴善对他文章气势十分推崇

姚燧文章的风格适应了元初文学发展的需要,与当时文坛上占有很大势力的元好问的弟子阎、徐、李、孟等的宗宋尚苏的文风不同,相对于他们滑易骫骳的文风有一定的补偏救弊作用,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时代意义,因此很受时人的喜爱。张养浩、吴善在为他文集写的序中就主要表现了对他这方面的推崇。在《桂隐文集序》中,虞集也赞叹地说:“国朝广大,旷古未有,起而乘其雄深之气以为文者,则有姚文公其人,其为言不尽同于古人,而伉健雄伟,何可及也?”对他文章气势的推崇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元史》本传对他文章的评价也主要是着眼于他的这一方面。

姚燧文章以语言的古雅深邃著称,他主张师法古人,为文崇尚高古、格古,致力于文风的改革和创新,其不少碑志文刻画清晰、形象生动,序记文则多数变化多姿、文笔流畅、洒脱优美
 姚燧文章以语言的古雅深邃著称,这和他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他的这种个性使他在宗宋派流行的文化背景下,在开始文学创作时能顶着周围的压力,面对当时人“不余知”的现实,迎头而上,主张师法古人,为文崇尚高古、格古,致力于文风的改革和创新,用功甚勤,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语言风格,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终于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他的这种创作风格在他晚年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此外,姚燧文章还有一些个性的和特殊的表现。他的不少碑志文刻画清晰、形象生动,具有传记文学的特色;而序记文则多数写得变化多姿、文笔流畅、洒脱优美,更富有文学性。
今存姚燧诗有147首,既有古诗也有律诗,尤以古诗成就为高。《清明日陪诗僧悟柳山登落星寺》写得颇有气势,可见他在古诗方面也受到韩愈的影响。《京师病中》六首则写得感情浓郁,深挚委婉,是元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假装你不曾亲吻她的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姚燧简介

姚燧,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本    名
姚燧
字    号
字端甫,号牧庵
所处时代
元朝
出生地
洛西(今属河南洛阳)
出生时间
1238
去世时间
1313
主要作品
《牧庵文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