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石抹宜孙明达政事,讲究盐策,多次扫平贼寇立下战功,在处州与大明兵对战时失败,战死

作者:石抹宜孙

 

石抹宜孙扫平宁都贼寇闽寇台州属县山寇,明达政事,讲究盐策,性警敏嗜学问,博览群书,擅长诗歌
石抹宜孙,字申之。其先辽之迪烈糺人。五世祖曰也先,事太祖为御史大夫,自有传。也先之曾孙曰继祖,字伯善,袭父职,为沿海上副万户。初以沿海军分镇台州,皇庆元年,又移镇婺、处两州。驭军严肃,平宁都寇,有战功;且明达政事,讲究盐策,多合时宜。为学本于经术,而兼通名法、纵横、天文、地理、术数、方技、释老之说,见称荐绅间。宜孙其子也。


宜孙性警敏,嗜学问,于书务博览,而长于诗歌。尝借嫡弟厚孙廕,袭父职,为沿海上副万户,守处州。及弟长,即让其职还之,退居台州。至正十一年,方国珍起海上,江浙行省檄宜孙守温州,宜孙即起任其事。其年闽寇犯处州,复檄宜孙以兵平之。以功升浙东宣慰副使,分府于台州。顷之,处之属县山寇并起,宜孙复奉省檄往讨之。至则筑处州城,为御敌计。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铁睦迩承制升宜孙行枢密院判官,总制处州,分院治于处。又以江浙儒学副提举刘基为其院经历,萧山县尹苏友龙为照磨,而宜孙又辟郡人胡深、叶琛、章溢参谋其军事。处为郡,山谷联络,盗贼凭据险阻,辄窃发,不易平治。宜孙用基等谋,或捣以兵,或诱以计,未几,皆歼殄无遗类。寻升同佥行枢密院事。当是之时,天下已多故,所在守将各自为计相保守。于是浙东则宜孙在处州,迈里古思在绍兴为称首。

石抹宜孙派兵支援婺城,败,第二年欲报复已入处州的大明兵,但因人心已散,不成,还处州,被杀,被追封越国公
十八年十二月,大明兵取兰溪,且逼婺,而宜孙母实在婺城。宜孙泣曰:“义莫重于君亲,食禄而不事其事,是无君也;母在难而不赴,是无亲也。无君无亲,尚可立天地间哉!”即遣胡深等将民兵数万往赴援,而亲率精锐为之殿。兵至婺,与大明兵甫接,即败绩而还。时经略使李国凤至浙东,承制拜宜孙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阶中奉大夫。明年,大明兵入处州,宜孙将数十骑走福建境上,欲图报复,而所至人心已散,事不可复为。叹曰:“处州,吾所守者也。今吾势已穷,无所于往,不如还处州境,死亦为处州鬼耳!”既还,至处之庆元县,为乱兵所害。事闻,朝廷赠推诚宣力效节功臣、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上柱国,追封越国公,谥忠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梦难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石抹宜孙(?-1359) 字申之,今山西省高平市石末村人。元末将领。籍贯不详。其先世为辽之迪烈糺人。父石抹继祖为沿海上副万户。他袭父职,守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县)。1351年,方国珍起海上,江浙行省命他守温州(今温州市)。时福建农民起义军攻处州,被他镇压,升浙东宣慰副使。又用刘基、胡琛等参谋军事,镇压当地山区农民起义军。1358年,朱元璋进入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石败绩,任浙江行省参知政事。1359年,朱元璋进入处州,他败逃至庆元(今浙江省庆元县),战死。据《泽州府志》记载:石末原名叫蒲曲镇,后改名叫蟠龙镇,蟠龙镇原来有90%的人都姓石末【羊头山纪念馆就能找到石末复姓】,五代十国期间有石末的骄子石末宜孙镇守边关,因奸臣嫌其权力太大,就在皇帝面前诬告其有谋反之心,昏庸的皇帝偏听偏信,竟下圣旨满门抄斩,石末宜孙家族在本村为人很好,因此石末村其他姓氏的老百姓把石末宜孙的一个儿子护送逃走,为石末家族留下了后代,这个儿子逃到了浙江温州一带,后来隐姓埋名。就像慕容家族一样后来改成了姓兴,但石末家族后来改成姓啥了不详。没过多久新帝登基后,为石末宜孙平凡昭雪,为纪念石末宜孙,在出东村处修建了阁楼将蟠龙镇改成了石末镇。

中文名
石抹宜孙
别    名
石末宜孙
国    籍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1359
职    业
军人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