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玉珍
徐寿辉起兵,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引众归降徐寿辉,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右眼被流矢射中,伤愈后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称为“明眼子”
明玉珍,随州(今湖北省随县)人,生于元天历二年九月九日(1329年10月2日),世代务农为业,“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
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起兵,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徐寿辉称帝,使人招降明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明玉珍引众归降徐寿辉,任统兵征虏大元帅,驻守沔阳。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右眼被流矢射中,伤愈后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称为“明眼子”。
方孝孺评价明玉珍躬行俭约,兴文教,辟异端,薄税敛,民至今感叹焉,不能文词间尽其贤也。张廷玉亦言其性节俭,颇好学,折节下士,《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他为人尚节俭,好文学
方孝孺:夏主方有意于据蜀,各郡臣民遭青巾之虐( 指李喜喜领导的青巾军),百无一二,夏主幸致躬行俭约,兴文教,辟异端,薄税敛,一方咸赖小康焉。历年虽不永,民至今感叹焉,不能文词间尽其贤也。
张廷玉:明玉珍素无远略,然性节俭,颇好学,折节下士。既即位,设国子监,教公卿子弟,设提举司教授,建社稷宗庙,求雅乐,开进士科,定赋税,以十分取一。蜀人悉便安之。皆刘桢为之谋也。
张廷玉:国珍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玉珍乘势,割据一隅,僭号二世,皆不可谓非幸也。
《明太祖实录》:为人颇尚节俭, 好文学, 蜀人经李喜喜残暴之后,赖以粗安。
傅维鳞:风情慷慨,仁心义质,宏图雅节, 有足称焉。 获据险远,屏绝昏虐,减赋礼贤,文教彬郁,负川锦以为固,控全蜀而称制,要亦偏安之令规,霸者之高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