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侯显以出游四方化缘为由,前往明朝京城,曾出使西域迎侯鸟思藏僧尚师哈立麻来朝,受到朱棣重用,参加郑和船队第二、第三次下西洋,奉命前往尼八刺、地涌塔等国,访问卫藏等

作者:侯显

 

侯显曾出使西域迎侯鸟思藏僧尚师哈立麻来朝,受到朱棣重用,参加郑和船队第二、第三次下西洋,曾单独率船队出访榜葛刺,到达波斯湾忽鲁谟斯等国进行“开读赏赐”等

侯显是明朝的一位宦官,一位杰出航海家,是郑和船队指挥部中领导人员,在郑和船队的指挥部中,侯显的地位排名第三,仅次于郑和、王景弘。侯显为创造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奇迹作出了杰出贡献。
侯显曾在永乐元年(1403年)出使西域,迎侯鸟思藏僧尚师哈立麻来朝,受到朱棣皇帝重用,由司礼少监升迁为太监。根据《明史》记载,侯显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和永乐七年(1409年),参加郑和船队第二、第三次下西洋,并成为郑和船队指挥部的领导人员。
侯显除了随郑和出使西洋外,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单独率船队出访榜葛刺(今孟加拉国);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出使沼纳朴儿(今印度北部)。据费信所著《星槎胜览》记载,他曾随侯显到榜葛刺等国访问时,到达波斯湾忽鲁谟斯等国进行“开读赏赐”等外交活动。侯显还数次出使西域,成为明初杰出外交家。

 

侯显以出游四方化缘为由,前往明朝京城因战功继承亡将的权位顺利请到哈利麻等一批宗教首领朱棣大悦,奉命前往尼八刺、地涌塔进卫藏访问

元朝末年,候显出生,少年时被送入本村山坡上一佛教苦行僧修行的小寺“日朝”中,识藏文,习佛经。
侯显天性聪敏好动,他有个经商的舅父往来内地频繁,常给他讲内地的世界,引起了他出游天下的兴趣。于是,侯显以出游四方化缘为由,别寺离乡,徒步起程前往明朝京城。

洪武年间,候显到达了京城。起初他做了一位将军的马夫,由于工作出色,很快赢得了将军的重视。伊犁发生战事后,侯显随军前往,并为将军出谋划策,被提升为参军。将军在战争中不幸阵亡,侯显遂代职奋战。平乱结束论功行赏时,侯显继承了那位亡将的权位。
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侯显受明政府的委派,率领临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马,深入卫藏。十二月,他将哈利麻等一批宗教首领顺利地请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职、封号。初次出使,圆满成功,使成祖朱棣大悦,因他未成家还俗,就将他擢升为司礼少监。接着,侯显参加了郑和的第二次与第三次航行。
永乐十一年,侯显奉命前往尼八刺、地涌塔两国。这时,国内经济发展了,政治局面也稳定了,成祖为了对海外继续宣扬国威,显示中国富强,与国外进行贸易,并争取外国来朝贡,复委派侯显独率舟师,驾航远渡到孟加拉、印度、布丹、锡金诸国,先后分别受到了当地上层人士、权威人士及国王的热烈欢迎。从而,结下了友好的国际关系。
永乐十九年,古佛国诏纳村儿(印度中部的一小国)侵略榜葛刺(今孟加拉),动起干戈。榜葛刺佛教领袖赛佛丁告于大明朝廷,是年九月,侯显再次奉命前去宣谕、赐金币。这次出使,卓有成效,使这两个小国罢兵言和。
宣德三年(1427年),侯显再次奉明宣宗朱瞻基之命,进卫藏访问。这次出访,使辽阔的卫藏地区加强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在坚固祖国统一上,他又一次起了很大的作用。因而在《明史·侯显传》中,写着他的“劳绩与郑和亚”的高度评语。
侯显进入晚年后,打算回故乡临潭建一座皇教寺院,禀报给皇帝后得到了应允,朝廷同时还拨给两员钦差大臣,与侯显济力创建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大寺院侯家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为时已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侯显简介

侯显是明代的一位杰出航海家,是郑和船队指挥部中领导人员,明代宦官。生卒年不详。侯显的地位排名第三,仅次于郑和、王景弘。侯显为创造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奇迹作出了杰出贡献。1403年(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奉使去西藏聘僧人。后参与郑和二、三次下西洋。 1413年(成祖永乐十一年)出使尼刺(尼八泊尔)等国。1415年和1420年曾先后两次单独出使榜葛刺(今印度和孟加拉)。1427年(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第二次奉使西藏。他屡次奉使出国,名扬国外,仅次于郑和。

中文名
侯显
国    籍
民    族
藏族
出生地
甘肃临潭
职    业
航海家,外交家
主要成就
随郑和下西洋,出使各国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