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邦瑞
仇鸾被革职忧惧而死,王邦瑞踬而复起,官复原职
王邦瑞离职后,仇鸾更加专横,又与内阁首辅严嵩争宠失和,终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被陆炳揭其私及不轨之事,在被革职后忧惧而死,赵锦也被贬戍边关,世宗在此后逐渐思念王邦瑞。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京营缺人,世宗说:“非王邦瑞不可。”于是在六月初一日起复王邦瑞原职。王邦瑞到职后,上书根据具体情况办理的几件事,都被世宗允许施行。
嘉靖四十年十二月十三日(1562年1月17日)卒于官,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毅”,世宗派行人护送其灵柩回乡安葬。
王邦瑞于私塾听读,被塾师收为校友,边耕边读
王邦瑞十二三岁时,因家境贫困,一直没有入塾读书。他每天打柴回家,总到私塾门口,静听学生们读书,常常很晚才回家。有一次,王邦瑞正倚在私塾门旁的石狮上,全神贯注地听读,塾师责问道:“哪家的野孩子,在这里干什么?”邦瑞微微一笑道:“听读”。塾师道:“你这野孩子,还能听出点意思吗?”王邦瑞顺口背诵了两段经文给他听。塾师听后,甚觉王邦瑞聪明,就问道:“你这样聪明,为何不上学呢?”邦瑞听了一声不响地低下头去,眼里闪出了晶莹的泪花,塾师怜悯地问:“是家庭不便吗?”邦瑞这才慢吞吞地说:“家里穷,爹不让我来!”塾师见他衣服褴褛,不再问下去了。以后塾师与他父母商量,收他作了校友,边耕边读,深夜不息,日复一日,终于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