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阶
徐阶选用贤官张居正为裕王讲学,请严讷出任吏部尚书,整顿颓败已极的吏治
徐阶引用门生张居正为裕王(后来的隆庆皇帝)讲学,使日后的权力交接显得更为顺利。
他推心置腹地敦请严讷出任吏部尚书,整顿颓败已极的吏治。《明史·严讷传》谈到严讷出掌吏部,为了扭转严嵩造成的“吏道污杂”局面,与同僚约法三章:一、谈公事到吏部衙门,不得到他的私宅;二、慎重选择吏部的中层官员——郎中、主事,杜绝开后门、通路子,用当时的话表述,就是“务抑奔竞”;三、选拔人才不要拘泥于资格,即使是州县小吏,只要政绩优异,应该破格提升。在他的努力下,改变了先前“吏道污杂”的状况,出现了“铨政一新”的面貌。这与徐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严讷深有感触的说:“吏部尚书与内阁首辅必须同心同德,事情才办得好,我掌管吏部两年,适逢徐阶主持内阁,大力支持,办事才得心应手。”
徐阶“伪造遗诏”,既尊重先帝的遗愿,又避免“改祖宗之法”的非难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皇帝朱厚熜逝世,由徐阶和张居正起草的遗诏,并不是朱厚熜临死前口授的,而是用“遗诏”名义发布的徐阶和张居正的政见。为了拨乱反正,“遗诏”强调了已故皇帝对痴迷道教的错误有所反省,为那些因批评皇帝而遭到惩处的官员恢复名誉和官职,惩处主持玄修的道士,停止一切斋醮活动。十二月二十六日,穆宗皇帝即位,他的登极诏书也是徐阶和张居正起草的,基调和先帝遗诏完全一致,主旨是强调起用因反对玄修而遭惩处的官员,处罚道士,停止斋醮,破格提拔贤才,裁减冗员。
嘉靖、隆庆之际的政治交接,徐阶处理得巧妙、妥帖,先是以“遗诏”的形式表示先帝的悔悟,继而以“即位诏书”的形式表示尊重先帝的遗愿,避免了“改祖宗之法”的非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