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后世评价瞿式耜坐以待毙不肯转移稍显迂腐,但其忠贞气节仍值得敬仰

作者:瞿式耜

 

历史评价瞿式耜在危难之中仍艰难自守,其竭力救国之气节仍存
《明史》评价: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明季南略》论式耜的疏奏说:”永历驻肇庆,疏奏谆谆,以岁月稍暇,财赋优裕,用心尽力,修内治以自固,严外备以自强,且一材一艺之士,靡不收罗幕府。每慨人才易尽,凡趼足而至者,非怀忠抬义之人,亦乱世取功名之士,人之岁月精神,不用之于正,则用之于邪,安可驱为他人用哉!人咸以桂林为稷下。”

后人评价瞿式耜、张同敞本可以转移而坐以待毙,略显迂腐但仍值得敬仰

顾城:瞿式耜、张同敞在可以转移的时候不肯转移,宁可束手待毙,这种现象在南明史上并不少见。究其心理状态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南明前途已经失去了信心。张同敞在桂林失守前不久对友人钱秉镫说:”时事如此,吾必死之。”钱氏开导说:”失者可复,死则竟失矣。”同敞伤心备至地回答道:”虽然,无可为矣!吾往时督兵,兵败,吾不去,将士复回以取胜者有之。昨者败兵踣我而走矣,士心如此,不死何为?”瞿式耜的经历比张同敞更复杂,他既因封孙可望为秦王事不赞成联合大西军,对郝永忠、忠贞营等大顺军余部忌恨甚深,而倾心倚靠的永历朝廷文官武将平时骄横躁进,一遇危急或降清或逃窜,毫无足恃,已经感到前途渺茫了。其次,根深蒂固的儒家成仁取义思想也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与其趁清军未到之时离开桂林也改变不了即将坍塌的大厦,不如待清军入城后,以忠臣烈士的形象博个青史留名。尽管这种坐以待毙的做法多少显得迂腐,还是应当承认瞿式耜、张同敞的从容就义比起那些贪生怕死的降清派和遁入空门、藏之深山的所谓遗民更高洁得多,理应受到后世的敬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知我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江苏常熟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瞿式耜早年拜钱谦益为师,1616年中进士,后授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1623年丁父忧返里,与西洋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往还,后受洗入教,取名多默(Thomas),曾为艾氏所著性学觕述作序。1628年,擢户科给事中,屡疏劾斥掌权佞臣,皇帝多采其言。后遭温体仁、周延儒等排挤陷害,与其师钱谦益同贬削,继而罢归常熟。式耜在乡颇治园林,以诗酒自遣,集大儒隽语为《媿林漫录》十卷。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在南京建立政权,瞿式耜出任应天府丞,旋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1645年夏,瞿式耜抵梧州,时南京已破,鲁王监国于绍兴,唐王亦称号于福建,靖江王亦于稍后监国于桂林,瞿式耜以为当立者应为永明王由榔,故与丁魁楚等合力擒靖江王,亦不入闽就唐王封职。第二年,唐王殉国,朱由榔立于肇庆,瞿式耜进吏部右侍郎。后清兵破赣州,瞿式耜留肇庆。明年,改元永历,清兵陷肇庆,乃走梧州,旋护帝至桂林,升任兵部尚书。瞿式耜曾自澳门借得葡兵三百人、重炮数门,故一时收复失地甚多,桂林亦因之而久守,后封临桂伯。1650年,南明朝臣互诋,粮饷匮乏,清兵自全州进,桂林大乱,城中无一兵,瞿式耜独不去,与总督张同敞相对饮酒,日赋诗唱和,得百余首。后从容就逮,孔有德劝降不屈。又于囚中作临难表疏,与张同敞同在桂林风洞山仙鹤岭下英勇就义。

中文名
瞿式耜
别    名
字起田、在田
国    籍
明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南直隶-蘇州府-常熟县
出生日期
1590年
逝世日期
1650年
职    业
明末诗人、南明政治人物
信    仰
天主教
媿林、稼轩、耘野、媿林居士
教    名
多默(Thomas)
谥    号
文忠—忠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