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象升
卢象升参与抗清斗争,率领“天雄军”镇压农民起义,誓死奋战
卢象升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京),他募兵万人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属河北)、广平(今河北永年)、顺德(今河北邢台)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天雄军”。六年起,参与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农民起义军,直至九年九月出任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兼理粮饷,练兵御清。十一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攻,卢象升主张坚决抵御,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因握有兵权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一意主和,事事掣肘,使卢象升屡战失利。但他誓死决战,激励将士奋杀。
卢忠肃公祠为乃清朝后人为其所建,现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卢忠肃公祠即卢象升祠,位于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街道长桥河南岸、东撒珠巷(简称东珠巷)东端,为清代所建祭祀卢象升的专祠,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原称卢公祠,乾隆时谥卢象升为忠肃,故改为此称。同治三年(1864年)毁于战乱,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20世纪50年代后被改为他用,1985年1月,被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建筑年久失修,2001年宜兴市政府拨款在原址拆除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