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以海
清军攻破兖州,朱以海死里逃生并承袭爵位
朱以海的祖先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封地在山东兖州。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入关劫掠,兖州被清军攻破,朱以海的哥哥鲁安王朱以派自缢而亡,他自己躲在死人堆里才逃过清军的屠杀。
死里逃生后的朱以海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承袭鲁王之位,但仅一个月后,李白成攻占北京,并计划向山东用兵,朱以海只能南逃,寓居浙江台州。
朱以海建立绍兴政权后不得已又退位,绍兴政权重新迎回朱以海
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之后,命朱以海驻守台州。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钱肃乐、张煌言等起兵浙东,郑遵谦、张国维等迎朱以海于绍兴,七月十八日,朱以海正式出任监国,改明年为鲁监国元年,并任命张国维、朱大典和宋之普为东阁大学士,不久又起用旧辅臣方逢年入阁为首辅。然而,由于朱以海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不得不倚重方国安和王之仁这两位大将,他们两人率部抵达抗清前线后,立即接管了浙东原有的营兵和卫军,自称正兵,排挤孙嘉绩、熊汝霖和钱肃乐等人领导的义兵。此外,方国安和王之仁不顾朱以海反对,擅自把浙东各府县每年六十余万钱粮自行分配,结果浙东各地义师断绝了粮饷来源,大多散去,到最后连督师大学士张国维直接掌管的亲兵营也只剩几百人。
朱以海就任监国后不久就遇到了来自宗室内部的难题,早在他登监国大位前,唐王朱聿键就已经在福州称帝,即隆武帝。得知这一消息后,朱以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就皇室亲疏而言,他和朱聿键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同朱由检的关系相距甚远;从拥立时间上来看,朱聿键略早于他,而且已经由监国称帝;就统治地域来看,朱聿键得到了除浙东以外各地南明地方势力的认可,而他只限于浙东一隅之地。很快,朱聿键派使者来绍兴,要求朱以海退位归藩。因朝臣中有不少人主张承认朱聿键的地位,朱以海不得已之下宣布退位归藩,于九月十三日返回台州。十月初一,主张承认隆武朝廷为正统的大臣开读了诏书。然而,在张国维和熊汝霖等人的坚持下,绍兴政权最终决定拒绝接受隆武帝的诏书,重新迎回朱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