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图鲁拜琥年轻时期就解决了卫拉特与喀尔喀的一场冲突,被受予“大国师”的称号

作者:图鲁拜琥

 

顾实汗被东科尔呼图克图三世甲哇嘉错和喀尔喀部领袖赠予“大国师”的称号
顾实汗十三岁时即骁勇善战,率兵击溃“果噶尔”(mgo gkar,意为白头,指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部一万(一说四万)士兵。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生母阿海哈屯(’a hari ha thun)去世,倾其家产,广散布施,为母超度,博得部众拥戴。同年,喀尔喀蒙古与厄鲁特部发生战乱,他曾巧妙地调解两部之争。因此,代表西藏佛教中格鲁派(黄教)与蒙古诸部联系的东科尔呼图克图三世甲哇嘉错和喀尔喀部领袖,共同赠他以“大国师”的称号。因称“国师汗”,音转为顾实汗。此后,即尊信黄教,曾捐资翻译佛教经典多部。崇祯三年(1630)遣使去乌法与俄国地方当局接触。七年与俄国冲突。八年与准噶尔部领袖巴图尔珲台吉经青海,于九年抵拉萨,受达赖五世、班禅四世赠予的“丹增却杰”(执敬法王)称号。九年秋率和硕特部兵马在准噶尔部援助下,南进青海,目的在于进而占据西藏地区。


崇祯十年正月顾实汗杀原据青海与黄教为敌的喀尔喀部却图汗,并其部众四万人,遂据青海。十二年灭康区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十五年进藏,灭与黄教为敌的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大力扶植黄教。清天聪九年(1635),遣使赴盛京(今辽宁沈阳)向清朝纳贡通好。灭却图汗后,又与达赖五世、班禅四世计议遣使与清通好。使者于崇德七年(1642)抵盛京,备受款待。顺治二年(1645)尊班禅四世为师并赠“班禅博克多”称号。十年受清封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顾实汗对巩固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权的关系起过一定作用。

有关于图鲁拜琥主要贡献方面的相关介绍
顾实汗作为统一青藏高原的和硕特蒙古首领,历史自然有公论。他一生至少有三件大事值得我们肯定。第一,早年坚决抗击和抵制沙俄分子的侵略,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抵御外辱的英雄气概。第二,在统一青藏的同时,加强西北各民族之间关系,促进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结束了动荡的青藏地区,使整个高原藏区逐渐走向安定统一的局面,加强了与清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为清政府进一步统一青藏地区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夕阳落下,才看出它的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图鲁拜琥一般指顾实汗,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所属的和硕特部首领。即固始汗,又译顾实汗,皆“国师”之音译。本名图鲁拜琥(Tho-rol-pa’i-hur),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世孙,哈尼诺颜洪果尔第四子。祖父博贝密尔咱、父哈尼诺颜洪果尔世为厄鲁特汗。卫拉特汗哈尼诺颜洪果尔第四子。以勇武著称。据《青海史》载,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仅十三岁,率军击败俄伽浩特之四万士兵,占据今巴里坤、乌鲁木齐一带。三十四年(1606),因调解平息卫拉特与喀尔喀战事有功,备受推重,被东科尔呼图克图授以“大国师”称号。崇祯七年(1634)冬,与巴图尔珲台吉发动对哈萨克远征,获胜。九年(1636),遣使至盛京贡马匹、方物。同年,为避免内部冲突及另寻新牧地、应西藏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第巴索南饶丹之请,与巴图尔珲台吉联兵进军青海,击败却图汗,据其地。十一年(1638),至拉萨会见赖五世和班禅四世,获“顾实·丹增曲结”(“国师·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却吉甲波”,意“佛教护法王”尊号。蒙语又称为“顾实·诺门汗”(“国师·护法汗 ”)。十三年(1640),攻灭康区白利土司顿丹多吉。同年出席蒙古领主大会,参加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翌年,兴兵入后藏。十五年(1642),灭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命长子达延鄂齐尔汗驻守拉萨。扶持黄教,以前后藏之税收奉献五世赖作为寺院费用。除日常政务由其控制的第巴索南饶丹料理外,西藏高级官员均由其委任,并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伦达本等官职,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机构,直接控制西藏军队,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权,以黄教护法王自居。屡遣使与清廷联系。顺治三年(1646),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十年(1653),受封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后病故于拉萨。对巩固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权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

中文名
顾实汗
外文名
Tho-rol-pa’i-hur
国    籍
中国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日期
1582
逝世日期
1656
职    业
首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