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史籍《清史稿· 列传二十一》中有关于孔有德生平事迹的相关记载

作者:孔有德

 

孔有德早年是铁岭的一名矿工,后来投奔毛文龙
孔有德是铁岭矿工出身,其父在铁岭领导反建州政权起义失败后流亡辽东各地,曾在广宁军任游击。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占领辽阳后,同其兄孔有性及耿仲明,耿仲裕兄弟,经后金南四卫总兵官刘爱塔(刘兴祚)的暗中遣送,投奔东江毛文龙。
与耿仲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以后,清政权在东北迅速崛起,到崇祯年间(1628—1644年),已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并伺机入关,山东半岛已成为明朝防御清军渡海南下的前线。
孔有德是原明朝辽东总兵、左都督毛文龙的部下。
毛文龙死后,孔有德于崇祯四年发动了吴桥兵变
自天启年间到崇祯初年,毛文龙部以辽东沿海金州、朝鲜皮岛一带为根据地,屡次袭击清的后方,给清军造成了威胁。然而这支部队军纪败坏,不听明朝政府指挥,冒领军饷,骚扰地方,引起明政府的忧虑。
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督师辽东,借机处死毛文龙,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
崇祯六年(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祖大寿受困城内。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然登州辽东兵与山东兵素不和,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风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抢劫哗变。孔有德在登州发动吴桥兵变,自号都元帅,孙元化忠于朝廷不愿称王,孔有德放他逃离登州。

史书记载
《清史稿· 列传二十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悲剧一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孔有德(?—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将领。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清朝,隶属汉军正红旗。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九年(1652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朝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本    名
孔有德
字    号
瑞图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辽东盖州卫
去世时间
1652年
封    爵
定南王
官    职
平南大将军
谥    号
武壮
原    籍
山东
旗    籍
汉军正红旗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