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崇德四年,多铎因罪被降为贝勒,崇德七年,多铎因在松锦大战中立了战功,复封为豫郡王

作者:多铎

 

崇德元年,被封为豫亲王的多铎随皇太极讨伐朝鲜
主词条:松锦大战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多铎被封为封豫亲王,掌管礼部。跟从皇太极讨伐朝鲜,从沙河堡领兵千人继噶布什贤兵,至朝鲜都城汉阳。朝鲜全罗、忠清二道的援兵到了南汉山城,多铎击败朝鲜的援兵,收其战马千余匹。崇德三年(1638年)九月,皇太极遣奉命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克勤郡王岳托二路掠明,并派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豫亲王多铎在宁锦一带策应,牵制关外明军。睿亲王多尔衮为主力,先期出发,皇太极亲自郊送。多铎以避痘为辞,未与送行。皇太极闻后恼怒异常。十一月,多铎攻克大兴堡后,奉诏与郑亲王济尔哈朗会师。在途中经中后所时,明大将祖大寿率部袭击多铎部后路,伤清军九人,使多铎部失马30余匹。


崇德四年(1639年)五月,清室王公大臣聚崇政殿,共议多铎之罪,夺多铎正白旗牛录的三分之一。降为多罗贝勒,只命他管摄兵部,但重大的部事无权决断,也不得过问日常政务的审理。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命与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军队修义州城,驻兵屯田,并袭扰明山海关外,使明朝不得耕种。五月,皇太极临视。依附明朝的蒙古多罗特部苏班岱归降大清,皇太极命他偕济尔哈朗率兵迎接,经过锦州、杏山时,明军来追,多铎奋击大败明军。围锦州,夜伏兵桑阿尔斋堡,早上敌军至,败之,追至塔山,斩首八十余级,获马二十匹。崇德六年(1641年)四月,皇太极遣郑亲王济尔哈朗、武英郡王阿济格和多铎往代睿亲王多尔衮,指挥围攻锦州的清军。七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赶赴锦州战场。皇太极知杏山明军必奔往宁远,令多铎半路设伏,截杀明军。多铎设伏于杏山与松山之间的高桥,令杏山明军全军覆灭。 根本上扭转了松锦战役的局势。随后,多铎与豪格挥师直趋松山,困洪承畴一万余人于松山城六月之久。

皇太极去世后,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对多铎委以重任
崇德七年(1642年)三月,多铎率军攻破松山城,生擒洪承畴。祖大寿举城投降。因战功卓著。多铎被复封为豫郡王。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极崩,多铎与阿济格跪劝其兄睿亲王多尔衮继承大统,而皇太极子肃亲王豪格也谋求自立,并得到两黄旗及正蓝旗的拥戴,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多尔衮在权衡利弊后,提议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此建议最终得到了各方认同。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盛京继帝位,次年改元顺治。此后,多尔衮以摄政王之尊掌握了兵政大权。视多铎为羽翼,委以重任,或带同作战,或任为主帅。多铎从此声名显赫,成为明清之际的风云人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濵临死亡”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多铎简介

多铎一般指爱新觉罗·多铎(1614.04.02—1649.04.29),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本    名
爱新觉罗·多铎
别    称
额尔克楚虎尔、辅政叔德豫亲王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辽东
出生时间
1614年4月2日
去世时间
1649年4月29日
主要成就
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灭李自成、破扬州、南京,平定江南
旗    籍
满洲镶白旗
终    年
36岁
封    号
和硕豫亲王
谥    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