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留良
吕留良和倪鸿宝都是明末有名的读书人,吕留良看到倪鸿宝家中书房的对联十分谦虚,回家也重新写了一幅对联,这也让他们之间的友情更为深厚
自题对联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此联源典出唐诗人孟郊之诗。其诗原文为:“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吕留良巧妙地把“文章”二字前移,替代“吁嗟”二字,从而把孟郊原诗中并不对仗的诗句缀成了一副集、典句自题佳联。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上下联各暗喻“清”、“明”两王朝。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明末有两个读书人,在当时都很有名,一个叫倪鸿宝,一个叫吕留良,有一次,倪鸿宝去拜访吕留良,看见他的客厅上挂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虞廷十六字”,指的是《书经·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后世理学家把它看成存心养性的十六字诀,是“圣人心传”。下联“尼山”,指孔子。这副对联是以圣贤自许,口气太狂妄了,哪有“允执厥中”的味道呢?因而倪鸿宝看后,大不以为然,当时没有说什么,待到吕留良回访他时,他在客厅上也挂了一副对联:。
孝若曾子参,只足当一字可;
才如周公旦,容不得半点骄。
上联“曾参”,指孔子的弟子,以孝行著称;下联“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有名的贤相。此联意思是说,孝行如曾参,也不过是为人道德的一个方面;即如周公一样高才,也容不得半点骄傲。两副对联,表现了两人不同的品格和胸襟。吕留良见倪鸿宝的书房里挂有的对联语气十分谦虚。遂感到很惭愧,回到家里撕下那副对联,立即重新写了一副客厅联:
效梅傲霜休傲友;
学竹虚心应虚情。
从此,吕倪两人友情的更笃。
民间传说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为了替全家报仇,也成为刺杀雍正帝的侠女,武艺高强,隐居江南,人称“久占江南吕晚村”
《吕四娘侠义复仇》
据史书记载,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雍正还在处理政务,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于死亡非常突然,于是在官场,在民间,便产生了种种猜想和传说。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吕四娘报仇削取了雍正首级。雍正年间,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廷统治,上书陕西总督岳钟祺(岳飞的后裔)策动反清。事后,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对案犯严加审讯,广肆株连,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吕留良文字狱案。吕留良之孙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幸免于难。年仅十三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其全家祖孙三代惨遭杀害,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于是只身北上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雍正剑侠图》
武艺高强,隐居江南,人称“久占江南吕晚村”。其妹吕晚娘武功远在其上。
《鹿鼎记》
与黄宗羲,顾炎武,查伊璜共图反清大业,曾两次险些被清军所杀。一次为陈近南所救,另一次被韦小宝用计谋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