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万斯同的墓属于清代建筑,而故居位于“白云公园”万家河畔的白云庄内,现如今故居和墓地都已经被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万斯同

 

万斯同的墓是清代建筑,有清大学士王顼龄题“鄞儒理学季野万先生暨配庄氏傅氏墓”的墓碣,2005年被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斯同墓为清代建筑,原位于宁波南郊王家桥苗圃南端,(今为恒春街南侧,市府三招后面),坐东朝西,前为庙前河,北与西塘河相接,南与南塘河相连。万斯同墓曾长期湮没无闻,清末才被当地人发现。于1937年大修,并在莼湖建“乡贤祠”一所。墓朝南偏西,直径7米,从墓后壁到拜坛前沿深17.7米,拜坛呈方形。墓前有清大学士王顼龄题“鄞儒理学季野万先生暨配庄氏傅氏墓”的墓碣,两边有翰林裘琏题的这副墓志联。拜坛上有祭桌一、石凳二,墓前100余米处有牌坊一座,上有“万季野先生墓道”六字暨时人题的对联,墓道口有华表一,上书“万乡贤墓”四字。墓三面皆山,前离象山港不远,风景优美,“文化大革命”中该墓遭破坏,现墓与拜坛已修复。乡贤祠在莼湖街,分前后两进,前进为大门及厢房,后进三间,正厅中间设先生像及神主,左右两边挂有先生手迹数幅,后为莼湖小学大礼堂,1997年小学扩建校舍时拆除。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翰林裘琏曾题墓志联:班马三椽笔; 乾坤一布衣。
蒋介石题联:史笔殿千军,先生不死;布衣终一生,后进群瞻。

 

万斯同的故居位于“白云公园”万家河畔的白云庄内,大门门额上书着“白云庄”三字,这是沙孟海先生的手笔,1963年被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斯同故居位于宁波环城西路东侧的“白云公园”万家河畔的白云庄内。白云庄轴线上有牌楼式大门、三开间正厅和后屋组成。大门门额上书着“白云庄”三字,这是沙孟海先生的手笔。正厅中上方挂着一幅“证人书院”横匾,其下为八扇隔扇,为书院讲学时的陈设,。后屋为“万氏家史陈列”。陈列黄宗羲生平事迹。
紧挨白云庄的南面,就是万斯同故居,由南面牌楼式大门、前厅和后厅组成。前厅,五开间硬山顶建筑。正厅门上方挂一匾:“浙东学术文化陈列”。后厅明间廊下挂着“万氏故居”横匾,后厅前廊西侧边门外就是明代都督万泰之父万邦孚及万泰第五子万斯选、第四子万斯昌的墓葬。 1963年3月,白云庄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个灵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学家。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师事黄宗羲。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精史学,以布衣参与编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辩疑》、《石园诗文集》等。

本    名
万斯同
字    号
字季野 
号石园
所处时代
清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浙江鄞县
出生时间
1638年3月9日
去世时间
1702年5月4日
主要作品
《石园诗文集》、《历代史表》、《纪元汇考》
主要成就
以布衣身份编修《明史》,手定《明史稿》500卷
私    谥
贞文先生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