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康熙将错就错,听从高士奇建议写下“云林”二字,灵隐寺别名因此而来

作者:高士奇

 

有关于清朝著名高士奇的史籍记载编辑记录如下;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一·列传五十八》
《清史列传》
《清代七百名人传》
《清平湖县志》
《渤海高氏家谱》


康熙之所以与高士奇关系要好,不止因为高士奇工作重要主要因其情商较高,会办事
康熙离不开高士奇,如果仅仅理解为高士奇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别人无法替代,那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其中肯定还有其他原由。
有一年,康熙南巡来到杭州灵隐寺,寺院住持见皇帝兴致不错,便率领僧众跪在康熙面前,恳请他给灵隐寺题写一块匾额。康熙向来喜欢舞文弄墨,对僧众的这种“强烈要求”,自然不会拒绝。可他那天真是太兴奋了,手一挥,就将繁体“灵”字上部的“雨”字写得过大,中间并排的三个“口”和下部的“巫”,简直无从下笔。高士奇见状,马上明白康熙遇到了难处,于是赶忙在手掌上写好“云林”二字,然后假装上去磨墨,悄然摊开手掌,故意露给康熙看。康熙也就将错就错,写下了“云林”二字。灵隐寺另有“云林寺”这一别名,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次,康熙登临泰山,与大学士明珠和高士奇一起站在一座偏殿的中央,康熙一时来了兴致,就笑着问身边这两个亲信大臣:“今儿咱们像什么?”明珠回答说:“三官菩萨。”高士奇马上跪在康熙面前,高声回奏说:“高明配天!”明珠听了,既惊且惭,额头上汗都吓出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水中的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清朝著名学者。今匡堰镇高家村人。是一生效忠于康熙帝的官吏,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贡献的学者。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史学著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清吟堂集》等。

本    名
高士奇
字    号
字澹人 
号瓶庐,又号江村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浙江余姚樟树乡高家村
出生时间
1645年
去世时间
1703年8月12日
主要作品
《左传纪事本末》、《清吟堂集》
主要成就
文、史、哲诸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谥    号
文恪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