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允礽
康熙帝对太子出阁之事十分上心,曾派人修缮文华殿用来作为太子出阁讲书的地方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为平定“三藩之乱”,率皇太子前往辽东关外的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月二十三日行围时,途中遇到三虎,康熙帝射死了两只虎,胤礽射死了一只虎。二十五日,因俄国侵扰中国东北地区,太子随父皇到吉林乌喇地方视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三月二十六日,康熙帝为皇太子读书而特地修缮了文华殿,以便作为太子日后出阁讲书的地方。十一月二十一日,因为清朝统一台湾,康熙帝携太子胤礽亲祭南京明孝陵。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诸臣上奏康熙帝,太子的《四书》、《书经》已经全部读完,并且深通义旨,所以康熙帝命礼部、詹事府详细查阅一下历代的典籍,选择一个吉日举行皇太子的出阁典礼。四月二十八日,各部议定在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的出阁讲书典礼,康熙帝制订诸王大臣于皇太子前行两跪六叩的大礼。同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出阁读书典礼,皇太子胤礽率满汉大学士、九卿、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员在保和殿前向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正月,太子讲官尹泰、汤斌、徐潮等为胤礽讲解。五月二十九日,康熙帝下谕大学士在汉人大臣中选择学问优长的人来辅导太子。六月初六,康熙帝选择达哈塔、汤斌、耿介三人作为皇太子的讲师。初七日,康熙帝于畅春园与众臣探讨辅佐皇太子的事宜;初九,胤礽开始在畅春园无逸斋读书。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月三十日,因为朝鲜国王使臣的奏表内未避皇太子的名讳而遭严惩。十二月十二日,康熙帝因病命胤礽与诸皇子代行孝庄文皇后再期致祭礼。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西征期间,胤礽与皇三子胤祉赴康熙行宫探病,因太子表现不佳被遣回京师。十二月初四日,孝庄太后三周年祭日,胤礽在安奉殿(孝庄棺椁暂安处)祭奠。
康熙帝率兵亲征噶尔丹,皇太子胤礽奉旨监国,减轻康熙负担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五月初八,皇太子大婚礼成;六月初七日,康熙册立石氏为太子妃。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正月二十八日,康熙启行亲征噶尔丹,二月初二日,康熙帝派遣皇太子胤礽祭大社、大稷;康熙出征命皇太子监国。六月初四日,太子率大学士阿兰泰、户部尚书马齐、礼部尚书佛伦前去勘察诺海河朔地方;初八日康熙帝命太子先回京师;初九日,太子迎康熙皇驾回宫。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九月十五日,康熙帝下谕内务府处死曾于太子的住处行径悖乱的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额楚圈禁家中。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包括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受封的诸皇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对削弱了太子的力量,对皇太子是一次考验。同时,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皇太子及皇太子党。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索额图因“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被宗人府拘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