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讷亲出生官宦世家,世为皇族姻戚,讷亲承袭公爵,被授为散秩大臣

作者:讷亲

 

讷亲因承袭入朝为官,为乾隆年间首席军机大臣,权倾朝野
讷亲的曾祖额亦都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恩封一等公;祖父遏必隆是康熙初年的四个辅政大臣之一;父亲尹德由都统授领侍卫内大臣,讷亲为尹德次子。 姑母是康熙帝孝昭仁皇后。可以说讷亲一门显贵,世为皇族姻戚。
雍正五年(1621年),讷亲承袭公爵,被授为散秩大臣,后又为銮仪使,雍正末期进入军机处。到了乾隆朝,讷亲以保和殿大学士的身份位列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二部,是个一时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乾隆帝初政时重用讷亲,无非是他培养御用大臣的一次尝试。讷亲是与鄂尔泰、张廷玉同时承受顾命,辅佐新帝的大臣。但在雍正的一班老臣中,他最年轻,并且被乾隆视作最可造就的一位。在雍正帝大丧期间,讷亲以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奉命协办总理事务,被晋为一等公。


乾隆帝欲加强皇权,讷亲得以入值军机处,深得乾隆帝信任,在朝堂上越来越有地位
乾隆二年(1737年),讷亲授兵部尚书兼议政大臣。但这时的讷亲还看不到有升任内阁首辅大臣的希望。同年十一月,乾隆帝为加强皇权,在裁撤总理事务衙门、恢复军机处的同时,又摒弃了宗室王公入值军机、执掌枢要的权力,讷亲因此得以入值军机处,成为当时的六名军机大臣之一。
自乾隆二年(1737年)至乾隆六年(1741年)的四年中,讷亲在朝廷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讷亲虽无首揆之名,却有首揆之实。这也恰恰是乾隆帝所需要的,是乾隆帝裁抑鄂尔泰、张廷玉等一班老臣,培植亲信,实现大权独揽的开始。乾隆帝虽给予讷亲以相当的权力,却也不时给以训戒。所以,当刘统勋疏劾讷亲权重之时,乾隆帝表示:“如果有擅权营私的人,朕一定会洞察清楚,断无不去调查而不明真相的道理。”讷亲虽说为青云直上的重臣,却谦正持公,无苞苴之私。
乾隆九年(1744年)五月,因河南营伍废弛,讷亲奉命前往巡视,同时勘察江浙一带河道海塘工程。这一消息传出之后,江苏、浙江、河南数省的官员奔走忙碌起来,他们备建公舍,供应奢华。江浙两省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对讷亲揣摩逢迎,无所不至。他们以办理迎接钦差大臣为第一,其余政务半毕停滞。甚至有人扬言,“讷亲此行,意味着着皇上有可能快要南巡”。所以,只要康熙帝南巡时曾经住过的地方、观览的名胜,他们予重新修葺,以待讷亲的观览。
然而,对于地方官的种种献媚,讷亲却一概避却,于名胜之地并不逗留,还把地方官的趋奉丑态上奏给乾隆帝。乾隆帝对讷亲的信任由此更重一筹。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傷丶怎麼僞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讷亲简介

讷亲一般指钮祜禄·讷亲(?—1749年),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名将。满洲镶黄旗人,开国五大臣额亦都曾孙,太师遏必隆之孙,内大臣尹德次子,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要职。雍正五年(1727年),讷亲承袭二等公之位,被授为散秩大臣。同年九月为御前大臣,因其勤谨廉洁,被雍正帝看重,曾任内大臣。雍正十一年(1733年),提升为军机大臣,开始参与机务。乾隆帝即位之后,讷亲协力总理事务,晋封为一等公。乾隆二年(1737年)正月,讷亲接替那苏图,担任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由鄂善接任。乾隆十年(1745年),讷亲被任命为保和殿大学士。同年领班军机大臣鄂尔泰病故后,乾隆帝命讷亲接任,至此位极人臣。乾隆十三年(1748年),主持大小金川之役。讷亲毫无军事经验,遥坐营帐中指挥,又与张广泗不和,先胜后败,只好久围之计,请朝廷增兵三万,劳师糜饷。乾隆帝对讷亲彻底失望,另遣傅恒代任经略。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命押解讷亲回京,授讷亲祖父遏必隆的遗刀于侍卫鄂实,鄂实监送讷亲到班拦山的时候,命讷亲自尽。

本    名
钮祜禄·讷亲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749年
主要成就
主持大小金川之役
旗    籍
满洲镶黄旗
官    衔
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职    位
兵部尚书、吏部尚书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