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讷亲
讷亲因承袭入朝为官,为乾隆年间首席军机大臣,权倾朝野
讷亲的曾祖额亦都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恩封一等公;祖父遏必隆是康熙初年的四个辅政大臣之一;父亲尹德由都统授领侍卫内大臣,讷亲为尹德次子。 姑母是康熙帝孝昭仁皇后。可以说讷亲一门显贵,世为皇族姻戚。
雍正五年(1621年),讷亲承袭公爵,被授为散秩大臣,后又为銮仪使,雍正末期进入军机处。到了乾隆朝,讷亲以保和殿大学士的身份位列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二部,是个一时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乾隆帝初政时重用讷亲,无非是他培养御用大臣的一次尝试。讷亲是与鄂尔泰、张廷玉同时承受顾命,辅佐新帝的大臣。但在雍正的一班老臣中,他最年轻,并且被乾隆视作最可造就的一位。在雍正帝大丧期间,讷亲以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奉命协办总理事务,被晋为一等公。
乾隆帝欲加强皇权,讷亲得以入值军机处,深得乾隆帝信任,在朝堂上越来越有地位
乾隆二年(1737年),讷亲授兵部尚书兼议政大臣。但这时的讷亲还看不到有升任内阁首辅大臣的希望。同年十一月,乾隆帝为加强皇权,在裁撤总理事务衙门、恢复军机处的同时,又摒弃了宗室王公入值军机、执掌枢要的权力,讷亲因此得以入值军机处,成为当时的六名军机大臣之一。
自乾隆二年(1737年)至乾隆六年(1741年)的四年中,讷亲在朝廷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讷亲虽无首揆之名,却有首揆之实。这也恰恰是乾隆帝所需要的,是乾隆帝裁抑鄂尔泰、张廷玉等一班老臣,培植亲信,实现大权独揽的开始。乾隆帝虽给予讷亲以相当的权力,却也不时给以训戒。所以,当刘统勋疏劾讷亲权重之时,乾隆帝表示:“如果有擅权营私的人,朕一定会洞察清楚,断无不去调查而不明真相的道理。”讷亲虽说为青云直上的重臣,却谦正持公,无苞苴之私。
乾隆九年(1744年)五月,因河南营伍废弛,讷亲奉命前往巡视,同时勘察江浙一带河道海塘工程。这一消息传出之后,江苏、浙江、河南数省的官员奔走忙碌起来,他们备建公舍,供应奢华。江浙两省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对讷亲揣摩逢迎,无所不至。他们以办理迎接钦差大臣为第一,其余政务半毕停滞。甚至有人扬言,“讷亲此行,意味着着皇上有可能快要南巡”。所以,只要康熙帝南巡时曾经住过的地方、观览的名胜,他们予重新修葺,以待讷亲的观览。
然而,对于地方官的种种献媚,讷亲却一概避却,于名胜之地并不逗留,还把地方官的趋奉丑态上奏给乾隆帝。乾隆帝对讷亲的信任由此更重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