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江继芸的生平之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厦门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作者:江继芸

 

1841年英军进犯厦门,在厦门主要兵力不在的情况下,江继芸临危受命,誓与来犯之敌血战到底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英国侵华大臣璞鼎查率领由战舰10艘、轮船4艘、各式运输船22艘、大炮366门、陆战队2519人组成的舰队,由香港启航,矛头直指厦门。8月25日,该舰队驶抵厦门港外青屿口海面,蛮横地向清水师提督窦振彪发出限期献出厦门,否则否则“即行开战”的“最后通谍”。这时,窦振彪正率战船出巡浙海缉盗未归,总督颜伯焘当即飞调金门镇总兵江继芸来厦,与巡道刘耀椿共同统领军事,并令江继芸着重镇守左翼防线。当时,装备较好、战斗力较强的清军水师,已被水师提督率往浙海捕盗,防守厦门的屯兵仅3000人,水勇也不过千余人,且装备落后,兵力分散。尽管如此,为了守土卫国,江继芸慨然受命,驻扎在湖里炮台,昼夜备战,誓与来犯之敌血战到底。

厦门保卫战中江继芸终因官兵伤亡殆尽,后援不继,英勇壮烈殉国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初十日(1841年8月26日)晨,英舰队乘潮入港,炮轰鼓浪屿和厦门沿海阵地、村庄。我各炮台守军在江继芸指挥下,以猛烈炮火射向敌舰,一举击沉、击伤英舰、船只6艘。英军改变战术,集中炮火猛击左翼阵地,并在炮火掩护下分乘舢舨强行登陆,包抄各炮台。江继芸一面指挥大炮还击,一面组织陆勇堵截登陆英军,用大刀、长矛与拥有精锐武器的侵略军展开白刃战,连续打退敌人5次进攻,斩杀无数。正当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之际,3艘英舰在右翼鼓浪屿登陆。我守军虽顽强抵抗,鼓浪屿还是沦于敌手。总督颜伯焘、刘耀椿和一批清兵只好撤离厦门,退守同安。在右翼阵地失守,自己阵地又陷入重兵包围的严峻战况下,江继芸卫国决心毫不动摇,组织所剩无几的兵士与敌人又展开殊死肉搏,战斗持续至日暮。面对蜂涌而来的敌人,身负重伤的江继芸且战且退,直至悬崖绝处,投海殉国。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青春期盛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江继芸(1788年-1841年8月26日)字源选,号香山,清朝爱国将领。是鸦片战争时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著名民族英雄。年轻时加入清军水师,先后担任台湾副将、海坛镇总兵、金门镇总兵等职,有“福建抗英第一人”之称。1841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厦门保卫战中,江继芸指挥守军与英军浴血奋战,终因官兵伤亡殆尽,后援不继,壮烈殉国,终年53岁。

本    名
江继芸
字    号
字源选,号香山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海坛候均区(今福建省平潭县)
出生时间
1788年
去世时间
1841年8月26日
主要成就
鸦片战争保卫厦门,英勇殉国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