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牛鉴被一个厨子瞧不起,坐轿子上战场,带头做逃兵

作者:牛鉴

 

牛鉴读书时受到厨师救济,爱国意识不如一个厨子
清朝人牛鉴少年时家贫,徒步走了一千多里地,到西安关中书院读书,无法解决食宿,常常寄食在院中厨师家里。那个厨师待他很宽厚,也不要他报偿。牛鉴做官后,送给厨师千金为报。后来牛鉴出任两江清总督时,厨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家境也宽裕了,来访牛鉴,被牛鉴留在官署中。
鸦片战事起,提督陈化成、钦差大臣裕谦战死,于是牛鉴附和奕山,力主和议。厨师给家中捎书,将家中产业全部卖掉,得汇银二千两,拿来见牛鉴,说:“牛先生,从前我接济你,觉得你将来会成为国家栋梁,并没想要报偿。不想你今天这样误国,这是你从前送给我的,本利全部还你,我回去继续当厨师去。”牛鉴挽留不住,厨师找乡人借了钱,回家了。

牛鉴不注重海防,坐着轿子上战场,然后狼狈逃亡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已经危及长江口岸,但牛鉴认为英军不会进犯长江,所以对海防并不热心。1842年6月,英军向长江口岸第一道门户——吴淞口,发起猛烈进攻。牛鉴命当时镇守该地的老将军陈化成退避宝山,却遭到拒绝。为保住他的乌纱帽,只好亲自率兵增援。而在紧要关头,牛鉴还是摆着总督的架子,坐着轿子,前呼后拥的赶往前线。结果被英军一炮将轿子打翻,牛鉴混进士兵队伍里逃走。吴淞口守将陈化成阵亡,阵地失陷。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只懂我爱你是真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牛鉴简介

牛鉴(1785——1858年),字镜堂,号雪樵,甘肃武威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初任京官,继赴地方河南任巡抚。1841年英军进犯浙江,总督裕谦殉国,10月他升任两江总督。1842年6月,英军进犯吴淞口时,江南提督陈化成亲驻炮台,誓死抗敌,他率军3000人驻宝山,初时命令吴淞口守军撤退,后获悉陈化成击伤敌舰多艘,即陈列总督仪仗,领兵增援。英舰发现后密集射击,他惊慌溃退逃命,全军大乱,沿江各口皆弃而不守,致使陈化成孤军无援,腹背受敌,壮烈牺牲,吴淞口炮台失守。他逃到昆山,奏称英军凶猛,出人意外,无法抵挡。直退至南京,致使宝山、上海、镇江等地相继失陷。从此终日盼望耆英等投降成功。英军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时,以武力威逼,他畏敌如虎,慌忙派人到英舰求和,并连续上疏请求议和。同年8月,受命随耆英等至英舰签订《南京条约》。后迫于舆论,请政府将他革职议罪。1884年获释。1845年又奉命至河南偕徐广缙镇压捻军起义。1858年死于家中。

中文名
牛鉴
外文名
别    名
牛镜堂
国    籍
清朝
民    族
出生地
甘肃武威凉州区牛家花园
出生日期
1785年
逝世日期
1858年
职    业
两江总督
毕业院校
国子监
信    仰
主要成就
耻辱:签订《南京条约》
募捐地方
武威莲花山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