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郑珍的诗充满生活气息,描绘人们生活实况、山川美景,被同光体推崇

作者:郑珍

 

郑珍写诗充满生活气息,作品反映民间疾苦,封建压迫等,也描绘山川美景
郑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那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诗作上。他家境贫寒,曾参加过砍柴、烧火、纺织、耕锄等劳作,对于民间疾苦、官吏贪酷,均有比较深切的体会。他的诗如《捕豺行》、《六月二十晨雨大降》、《者海铅厂三首》、《酒店垭即事》、《经死哀》等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内容。“井井泉干争觅水,田田豆落懒收箕。六旬不雨浑闲事,里长催书德政碑”(《酒店垭即事》),封建官吏的腐败,历历在目;“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雷声不住哭声起,走报其翁已经死。长官切齿目怒瞋,吾不要命只要银。若图作鬼即宽减,恐此一县无生人!但呼捉子来,且与杖一百;陷父不义罪何极,欲解父悬速足陌。呜呼北城卖屋虫出户,西城又报缢三五!”(《经死哀》)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使人触目惊心,愤恨不已。另外,他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秀色、田园美景,反映了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情趣。如《闲眺》:“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
郑珍诗宗奉杜甫韩愈孟郊黄庭坚,而能“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学杜、韩而非摹仿杜、韩”(陈衍《近代诗钞》)。他的诗歌内容广泛,社会现实、生活杂事、个人抒情、刻画风景、咏物咏古、题咏金石、谈论艺术等,无不涉及,而艺术风格,则有奇奥和平易两种。其奇奥之作,如陈衍所谓“效昌黎《南山》而变化之”的《正月陪黎雪楼舅游碧霄洞作》,以及《五盖山砚石歌》、《留别程春海侍郎》、《瘿木诗》、《腊月廿二日遣子俞季弟之綦江吹角坝取汉卢丰碑石歌以送之》、《安贵荣铁钟行》等。这一类诗,陈衍认为其特点是“语必惊人,字忌习见”,为道光以来“生涩奥衍”一派之冠。而其实在郑诗中并不占多数,也不代表其特色和成就。

桐光体诗派崇尚郑珍的诗,他的画,书法等也很出名
郑珍的诗,为后来“同光体”作者所宗尚,陈衍《石遗室诗话》说:“近日沈乙庵(曾植)、陈散原(三立),实其流派。”梁启超《巢经巢诗钞跋》说:“范伯子(当世)、陈散原皆其传衣”。所以“同光体”派的胡先骕推崇他为清代诗人第一(《读郑珍巢经巢诗钞》)。
梁启超则认为:“时流咸称子尹诗为能自辟门户,有清作者举莫及。以余观之,吾乡黎二樵(简)之俦匹耳。立格选辞,有独到处,惜意境狭。”《巢经巢诗钞跋》郑珍也擅长古文,翁同书为其文集作序,说它“古涩奥衍,大率如先秦以上诸子、汲冢坠简、两汉碑版文字及马第伯《封禅记》之属”,抒情之作,则“又悱恻沈挚似震川(归有光)”。黎庶昌选其佳篇入《续古文辞类纂》,说明他在后期桐城派古文家心目中的地位。
郑珍亦工书画,楷书学颜、欧,参以二王笔意;行草出《争座位帖》,篆书效李斯、李阳冰;隶书习汉碑,亦师邓石如;山水画宗董其昌,苍朴萧散,均有独创风格。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xiaowang”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郑珍简介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本    名
郑珍
所处时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遵义
出生时间
1806
去世时间
1864
主要作品
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
主要成就
清代官员、学者
称    号
西南巨儒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