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林福祥上书请求收复香港,坚决抵抗外来侵略,曾被太平军所俘,被左宗棠所杀,及与之有关的纪念书籍

作者:林福祥

 

林福祥上书请求收复香港,捐资购置炮械火药,坚决抵抗外来侵略,曾被太平军所俘,被左宗棠所杀

香港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四日(1841年1月26日)即为英国所强占。三元里战后,林福祥上书祁贡,要求乘机即日出兵收复香港,他在信中列举出兵的有利条件,指出当时存在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可胜因素,特别强调说:“比者官兵同心,绅勇欲战,且自有三元里之捷,更觉勇气百倍”,认为应“乘此可胜之时”,建立“不世之功”。他建议“由香港后路,潜师袭取,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重申“和不足恃”的主张,认为“香港不可不复”,倘若“今日尚持首鼠之端,他日必贻反之噬悔”④。但祁贡和奕山并没有理睬他的这个建议。以后他又积极捐资购置炮械火药,以抵制外来侵略者,而为奕山所保奏,“遂登仕版”⑤。
林福祥以后历任江西赣州定南厅同知,南昌、抚州、饶州知府,吉安赣宁兵备道,浙江布政使,直接参与镇压农民起义,进行对太平军的战争。咸丰十二年(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林福祥被俘,与其他官员同受李秀成的优待,被馈赠一百两银子,予以释放。由于这个原因,同治三年(1864年),他在浙江衢州被当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所捕杀。
林福祥著有《平海心筹》二卷,道光二十三年刊行。在这书中,他详尽阐述了他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主张,严正地驳斥了对外屈辱投降政策的谬误,他的不少意见在今天看来也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与林福祥有关的纪念书籍
①林福祥《平海心筹》,《鸦片战争》,第4册,第588页。
②林福祥《三元里打仗日记》,《鸦片战争》,第4册,第600页。
③《鸦片战争》第4册,第600-601页。
④林福祥:《上祁宫保乞即收复香港书》,《鸦片战争》,第4册,第601-602页。
⑤《鸦片战争》第4册,第603、263页及《林福祥遗稿·上粤督论粤西事宜书》(转见《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修订本,第210页注。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狂战♂无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林福祥是中国最先提出要收复被英军强占的香港岛的第一人。字亮予,号季薇,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出生书香门第,好为诗文,喜读兵略。他生长于澳门,对葡萄牙、英国等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入毒品鸦片、侵占我国领土和资源的强盗行为十分愤慨,从小便立下了禁烟驱夷的决心,对坚决禁毒抗英的林则徐积极拥护。鸦片战争爆发时,坚决主张抵抗。1841年求见于广州知府余保纯,陈述守方略,未纳。后投效粤督祁,招募水勇500余人,组战“平海营”,驻守广州城西离明观海口,先后在白鹅潭、泥城等地与英军作战。5月30日,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曾率水勇参加战斗,并上书粤督,主张乘机出兵收复香港。后历任江西赣州定南厅同知,南昌、抚州、饶州知府,吉安赣宁兵备道,浙江布政使,直接参加镇压农民起义,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时被捕,受到李秀成优待,馈赠银子100两予以释放。1864年被闽浙总督左宗棠捕杀于浙江衢州。著有《平海心筹》。

中文名
林福祥
出生日期
1814
逝世日期
1864
亮予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