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杜受田自请治理山东水灾,过家门而不入,效忠于咸丰帝,一生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仙逝异乡

作者:杜受田

 

杜受田自请治理山东水灾,过家门而不入,百姓们将其住过的店取名杜店以纪念
咸丰元年,杜受田调管礼部。二年六月,山东一带连降大雨,滨州等30余州县受灾严重,大水淹没庄稼,民宅倒塌,舟行陆道,鱼虾遍野,沿河居民漂溺殆尽,一片萧瑟凄惨景象。杜受田每想到家乡水灾饥民,痛裂肝肠,便向皇上奏道:山东及江南一带,灾广民众,赈恤不可缓。杜受田又说:“山东是我故乡,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老臣愿随行筹办赈务。”杜受田接此任后,日夜兼程,驰赴灾区。
某日天色已晚,杜受田行至现滨州西一村落住下,此地离其家乡老滨县城仅有 10余里的路程,随行劝其回家探望,杜受田说:“贼氛未清,河患未平,怎能念及乡情?”第二天,乡亲们听说杜受田赈灾至此,一早涌来探望,却早已不见踪影。众人感佩之至,为了纪念他,将其曾经住过的这家店取名曰杜店,据说这就是今滨州市滨城区杜店镇的来历。

 

杜受田效忠于咸丰帝,一生鞠躬尽瘁,宵衣旰食,体恤百姓,积劳成疾,仙逝异乡

杜受田来到山东赈灾地点后,置暑湿于不顾,宵衣旰食,察民情,问疾苦,与山东布政使刘源灏、江宁布政使祁宿藻核定施赈章程,安抚灾民。杜受田办理完山东赈灾事务后,又驰赴江南,冒暑遄征。不料由于昼夜劳顿,感受暑湿,触旧患肝症。然靠精神支撑,致力公务不辍。七月八日,杜受田将江南赈务情形奏报朝廷,而言不称病。不料病势陡转,医药无效,于七月九日卒于江苏清江浦驿台,终年 66岁。
杜受田死后,咸丰皇帝万分悲痛。灵柩抵京,咸丰皇帝亲往杜宅祭奠,抚棺痛哭,并赐陀罗经被一袭,赏银五千两治丧。追赠杜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按清朝定例,凡大臣应否予谥,应由礼部先行奏请,唯杜受田不同,钦定谥号“文正”。咸丰三年十月初四起柩归里,恭亲王祖奠目送,咸丰赐祭酒一坛,派散秩大臣承志前往祭奠,还钦赐金镐、玉锹,意使灵柩归故时,逢山开山,遇水搭桥,凡碍灵柩前进之物均可铲除。“太师大学士”和“文正”是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
杜受田陵园在原滨县城北约五里处,殡葬之日,彩棚遮天,白毡铺地。是时王公大臣云集,武定、滨州两地方官为逃避奉迎之苦,各讨一项差事,知府大人守大门,知州老爷提药罐。其生劳死耀,气势之大,非同一般。然据传,后来,杜受田之墓曾被人挖开,发现里面贵重的随葬品只有一两件小玉饰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阴(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杜受田(1788-1852年),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中文名
杜受田
别    名
芝农
国    籍
中国清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滨州(今滨县)
出生日期
1788年
逝世日期
1852年
职    业
帝师
信    仰
儒学
主要成就
咸丰帝师
谥    号
文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