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岑毓英
岑毓英捐出家资,开始搏击功名,镇压云南反清义军,起义爆发。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清廷下诏各地举办团练,西林县令命岑
毓英做西乡团总。岑毓英捐出家资招兵买马,以兵法训练部众。依靠这支团练,他在泗城府属之西林、西隆、凌云3县境内镇压了几支较小的农民起义队伍。1853年,广西巡抚劳崇光为他请功,“奉旨以县丞选用”,开始了他搏击功名的政治生涯。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政治上、军事上的鼎盛时期,英国又乘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当中原逐鹿正酣之际,云南杜文秀蓄发易服率义军攻占大理。岑毓英见天下大乱,自认在广南多年,对云南熟悉,于是募勇入滇,参加镇压云南反清义军。
1863年,大起义爆发,布政使岑毓英率清军大举西犯,攻陷滇西大部分州县,逼近大理。滇西军顽强阻击,同时又联络降而复起的滇东南军马荣、马联升部扰其后路,威胁省城,迫岑毓英率部回援,乘机夺回所失各城。
岑毓英蛰居西林,后投滇成为封疆总督,与英国人交涉,后调补福建巡抚。
1857年1月,岑毓英会同都司何有保攻克红岩,叙功赏戴蓝翎。同年6月,云贵总督恒春忧愤自杀,云南巡抚舒兴阿托病离任,布政使桑春荣兼护云南督抚,云南政局大乱。岑毓英感到前途渺茫,借口筹资募勇,返回西林蛰居。
1859年3月,岑毓英第二次募勇投滇。这一次,他以战功先后署宜良县知事、路南州事、澄江知府,代理云南布政使。1868年3月28日,清廷任命他为云南巡抚,1873年秋兼署云贵总督,这样岑毓英就成为当时中国8位封疆总督之一。
1875年,岑毓英正与英国人交涉马嘉理案,接到那劳继母忧的消息,回籍守制。1879年,他到北京述职,被授予贵州巡抚职。在黔抚任上,岑毓英大刀阔斧整顿吏治,裁遣黔省冗员五成,限期出省;剩下五成,随时察看甄别,公平处理。
1881年5月24日,岑毓英调补福建巡抚。1881年9月10日,东渡台湾,从基隆登陆,查勘沪尾、鹿港,再由台北、淡水、新竹、彰化、嘉义依次行进。每到一地,接见绅耆,问民疾苦。年底,第二次渡台,督修大甲溪,写下“甲溪如海阔茫茫,痛涉民间历是伤。昔日帝封今有奠,狂澜自此庆安详”的诗句。他两次渡台,开山抚番,疏浚大甲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