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唐绍仪是我国第三批留美幼童,回国后出使朝鲜任驻朝鲜汉城领事,后因奔父丧结束10年朝鲜外交生涯

作者:唐绍仪

 

唐绍仪出生广东珠海唐家湾唐家村,是第三批留美幼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被召回入天津水师附设的洋务学堂读书,在朝鲜语袁世凯成为莫逆之交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出生于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留美回国

 

1881年,被召回国,入天津水师附设的洋务学堂读书。次年,唐绍仪以德国人穆麟德的随员前往朝鲜襄助海关事务。1884年遭遇甲申政变,唐临危不惧,持枪坚守穆麟德宅,给也在朝鲜的袁世凯深刻印象,并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唐绍仪因表现出干练的外交才能,与袁世凯在朝鲜建立友谊,后因奔父丧返国,结束10年出使朝鲜的外交生涯
1885年,到天津税务衙门任职。随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成为清政府驻朝鲜大臣袁世凯的书记官和得力助手。
1889年底被委任为驻龙山商务委员,即驻朝鲜汉城领事,在任上表现出干练的外交才能。在朝鲜期间,唐绍仪与当时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袁世凯建立友谊。
1895年被清廷派遣为驻朝鲜总领事。
1898年9月,唐绍仪因奔父丧返国,结束其出使朝鲜近10年的外交生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对不起,我滚远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与孙中山政见分歧后,政治消沉,后任中山县县长。上海沦陷后,与各方暧昧不明,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其刺杀于家中。

中文名
唐绍仪
别    名
唐少川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
出生日期
1862年1月2日
逝世日期
1938年9月30日
职    业
政治活动家、外交家
毕业院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维护中国外交权益、推进民主共和 
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 
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 
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
重要任职
驻朝总领事、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参加政党
中国同盟会
曾任职务
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