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陈其美在孙中山正面临危机,起义屡屡失败时,打开了局面,从空言渐进于实行,使“党势为之一振”

作者:陈其美

 

陈其美1906年冬加入同盟会,且在孙中山正面临危机,两广、云南的起义屡屡失败时,崭露头角

陈其美,字英士,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读过七年私塾,15岁丧父,在一个小镇的当铺一共当了12年多的学徒,27岁到上海做了两年同康泰丝栈的佐理会计。1906年春他29岁那年才在弟弟等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在日本的两年他先后学习过警察、法律和军事学。同年冬加入同盟会,并介绍同乡黄郛、蒋介石等入会。和同时代的浙江籍革命党人相比,他出道较晚,与光复会也毫无渊源。那个时候的他并不出色,直到回国时仍是默默无闻,在孙中山的记忆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他之崭露头角是在1908年回国后在上海的活动。1907年徐锡麟、秋瑾被杀害后,上海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挫折,几乎停止了一切活动。孙中山正面临危机,两广、云南的起义屡屡失败,同盟会内部意见分歧,上层发生严重分裂,光复会又重新自立门户。从1907年到1910年是同盟会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在这种困境下陈其美在上海重整旗鼓、打开了局面,从空言渐进于实行,“党势为之一振”,因此引起了远在海外的孙中山的注意。
 

陈其美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加入同盟会,使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

他在上海网罗结交青帮作为羽翼,成为青帮在上海的头领:出入于酒楼、茶馆、戏院、澡堂、妓院,“多有党羽”:创办精武武术学校,以霍元甲为总教师,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如虞洽卿、王一亭、沈缦云等加入同盟会:通过他们结交了李平书、朱葆三等商界闻人、社会名流,推动他们赞助革命,从而掌握了商会、商团武装等,使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他还先后办过《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又协助于右任创办著名的《民立报》(于右任在陈殉难后写下《哀社之友》一诗,有“霸气江东久零落,英雄事业自堂堂”的句子)。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因为他在上海有社会基础,熟悉情况,又是杨谱生的亲戚,就委托他为庶务,主持日常工作。
这是陈其美崛起上海之初,孙中山说他“光复以前,奔走革命……其间慷慨持义,秘密勇进,数濒危殆,凡旧同志类能称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微光。你的笑如海市蜃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五昌里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弟陈其采,字蔼士。兄陈其业,字勤士(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于日本人山田纯三郎寓所中将陈其美当场枪杀。陈其美遇刺后,孙中山疾呼:失我长城,并奋笔疾书悼联:可怜麟凤供炰脯;如此江山待祓除。

中文名
陈其美
别    名
陈英士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吴兴
出生日期
1878年(戊寅年)1月17日
逝世日期
1916年(丙辰年)5月18日
职    业
民主革命志士,革命党人
信    仰
三民主义
参加政党
中国同盟会
重要贡献
响应武昌起义、积极参加武力讨袁
内讧事件
授意蒋介石刺杀陶成章
遇刺事件
被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人暗杀
学    历
东京警监学校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