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曹亚伯在经历各种磨难后看透世事,便决定皈依佛门受戒于印光大师潜心修佛

作者:曹亚伯

 

曹亚伯本是以官费留学英国,因在英倡言革命而被免去官费待遇

1900年考入武昌两湖书院,常呼同学中醉心利禄者为走狗奴才,人称之“曹疯子”。然与南斋生、黄兴意气相投,深相结纳,后回里设帐授徒。 1904年7月与吕大森、胡瑛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任宣传,时已在长沙求中、宁乡、长沙三中学执教,受黄兴之命为湘鄂联络员,计划10月10日(农历)起事,事泄,与张继、黄吉亭等掩护黄兴脱险赴沪。同年冬赴日本游学,谒见孙中山,次年参与筹备同盟会,在一次预备会上执笔大书“兴国州人曹亚伯”,为第一个签名入盟者,同盟会成立,任评议部议员。1906年,以官费留学英国,道经香港时,《中国日报》负责人冯自由聘其为驻英义务通讯员。在英国初习海军,清廷以其在英倡言革命,免去官费待遇,遂改习矿冶,并任伦敦中国留学生会馆馆长,著有《大冶之铁矿》、《旅欧记》。1909年,孙中山自南洋赴英国,曹向留英同志筹募40金镑资为程仪。 191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12年回国,孙中山授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财政部次长,不就,去章山某寺借一枝栖,孙中山书“博爱”二字相赠。“二次革命”中,在武昌密谋起兵讨袁,失败后走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4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陈耿夫至南洋各埠向华侨宣布改组宗旨。1917年孙中山率海军南下护法,绌于经费,曹至德国人处筹得百万元巨款相助。9月,孙中山任之力广州大元帅府参议,又辞不就。孙酬以万元,曹以此款在上海创设亚林溴水药厂。1921年夏由沪至粤,受聘为总统府高等顾问。孙中山督师北伐,驻节桂林,随行相助。常因事,与胡汉民不协,自是厌闻时政,遂脱离政界,在昆山经营农业以自给。1926年,国民革命军入江苏,曹起而响应,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白崇禧以“投机”、“捣乱”为辞,将其软禁于上海龙华经报总司令部,方获释。曹经此刺激,怀“数典忘祖”之叹。发愤撰成《武昌革命真史》凡数十万言。于192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因人说该书取材不真,对首义团体和人物有失持平。平,书被禁。曹遂厌倦世事,受戒于印光大师,专心学佛。创办良山佛教道社,“九·一八”事变后对国民党政府抱不抵抗主义极不满,疾呼:“不自御侮,国亡无日”。1937年10月27日病逝,遗著尚有《第一次欧战中世界旅行记》、《游川日记》等。

 

对曹亚伯一生的著作进行一一列举说明

《大冶之铁矿》、《旅欧记》、《武昌革命真史》、《第一次欧战中世界旅行记》、《游川日记》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残花、已落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曹亚伯(1875—1937),湖北兴国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1900年肄业于两湖书院,为掩护革命,曾入基督教。1904年在武昌加入科学补习所,旋赴长沙,帮助黄兴筹备武装起义,事泄后护送黄兴脱险。不久,借武昌圣公会阅览室及日知会为革命机关,联络党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留学英国并宣传革命,1912年回国,入黎元洪幕府,赞商机要。1914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旋由孙中山派往南洋各埠宣传该党宗旨。1917年筹资参加护法运动。1921年避居昆山号召起义,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向上海商界储蓄银行两次借款筹措抗日军饷,还亲自冒险上前线抢救抗战伤员。1937年10月27日因积劳过度染疫去世。生平著有《武昌革命真史》。

中文名
曹亚伯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兴国
出生日期
1875年
逝世日期
1937年10月27日
职    业
民主革命家
毕业院校
牛津大学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辛亥革命元勋
代表作品
《旅欧记》、《武昌革命真史》、《第一次欧战中世界旅行记》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