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鲁迅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带领中国民众追求民主,用于揭露社会黑暗不畏强暴

作者:鲁迅

 

鲁迅作为世界文化巨人,眼光不局限于本民族而是关注全人类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他与同时期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鲁迅不畏强暴用笔杆子与军阀进行斗争,同就思想文化作斗争

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尔后国民党统治之下又大胆披露其黑暗统治。三十年代又与共产党内左倾的错误文艺路线进行斗争,其后与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合作成立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鲁迅作为左联的盟主领导左联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文艺妄图绞杀无产阶级文艺的阴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多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中文名
鲁迅
别    名
长庚、风声、尊古等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    业
公务员、大学讲师、作家
毕业院校
南京矿路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中途弃学)
主要成就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
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先驱 
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伟大导师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原    名
周樟寿,周树人
豫山、豫才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