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绍
柴绍出身将门,娶平阳昭公主为妻,协助李渊父子起兵
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昭公主)嫁给了柴绍。
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各地(参见隋末农民起义),并逐渐形成以李密(参见瓦岗农民起义)、窦建德(参见窦建德起义)、杜伏威为首的三支主力农民起义军,他们分别活动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隋王朝的统治,将隋统治集团及其军队主力分隔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处,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一些隋贵族和地方官吏见隋朝大势已去,也乘机而起,占据郡县,建立割据政权,称王称帝,隋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在这种形势下,早就心怀异志的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也开始做起兵的准备。
柴绍协助李渊晋阳起兵,李渊攻克长安,封柴绍临公郡公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四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并秘密派人召当时还在长安的柴绍夫妇。二人接信后,商议决定让柴绍立即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李夫人留下自寻出路。柴绍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说服李建成打消落草的念头,三人加紧赶路前往太原。行至雀鼠谷时,听说李渊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兄弟均称赞柴绍的主意。
李渊太原起兵后,于六月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七月初五,李渊统甲士三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李渊军将至霍邑时,柴绍城下侦察了隋守将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将领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柴绍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又授右光禄大夫。十五日李渊军进至龙门。九月初,隋将屈突通派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柴绍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十一月初九,李渊攻克长安,拥杨侑即位。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