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颜师古对两汉经学研究透彻,被李世民授予中书侍郎,因专管校定古书,奉诏与博士撰写《五礼》进封子爵

作者:颜师古

 

颜师古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对两汉经学研究透彻,被李世民授予中书侍郎
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颜思鲁的儿子。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隋文帝仁寿年间,由尚书左丞李纲举荐,任安养县(今湖北襄樊)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其年少,问他:“安养剧县,子何以治之?”颜师古回答:“割鸡焉用牛刀。”杨素惊其夸口。后来果然以政绩突出闻名。后因坐事免职居长安,十年不得官,家贫,以教授为业。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入关,颜师古从父至同州朝邑长春宫谒见,被授予朝散大夫之职。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王朝,拜颜师古为敦煌公府文学,转起居舍人,再迁中书舍人,掌机密,专典皇帝诏敕。由于他办事机敏,谙熟国家政事,又正逢军国事务繁多之时,诏令一概出自他手,所写册奏无人能及。
唐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颜师古被擢为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后坐事两次被贬。

颜师古专管校定古书,因奉诏与博士撰写《五礼》进封子爵
唐贞观七年(633年),颜师古被任命为秘书少监,专管校定古书的工作,每遇疑惑不解的奇文难字,他都能一一辨析,并说明其本源。当时秘书监引入很多后进之士任校雠,担任秘书少监的颜师古却压制清贫寒士,而优先任用勋贵权势之人,就连富商大贾之流亦混迹其中,舆论称师古收受贿赂,于是被贬为郴州刺史。赴任前,太宗怜惜师古的才华,责备他“事亲居官,未为清论所许。今之所授,卿自取之”。希望他“宜深自戒励也”。于是仍留任秘书少监。 颜师古不论为官还是赋闲,都能遵循家训坚持读书,研习学问,所以能胜任经史的考定和注释。太宗尝“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诏令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颜师古多所厘正。书成,太宗诏诸儒重加详议,诸儒各守门户,同声非难师古,师古则依据晋、宋以来古今传本,对诘问一一答复,解答中援引证据简赅透彻,才情溢于言表,令诸儒无不折服。
贞观十一年(637年),颜师古奉诏与博士撰写成《五礼》,进封子爵。后又奉太子承乾之命注《汉书》。
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下诏将祭泰山,主管部门与公卿博士集议其仪式,众说纷纭,颜师古上奏:“臣撰定《封禅仪注书》在十一年春,于时诸儒参详,以为适中。”于是将此著交付公卿定其可否,多赞同其说,但祭泰山事终未成行。同年,注《汉书》成,进秘书监,以文学入选崇贤、弘文两馆学士。《汉书注》是颜师古晚年力作,在审定音读、诠释字义方面用功最多,成绩最大,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当时即有“杜征南(杜预)、颜秘书(颜师古)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之称誉。太子将《汉书注》奏上朝廷,太宗下令将此书编入秘阁,并赐师古物二百段、良马一匹,以示褒奖。
贞观十九年(645年),颜师古随从太宗征辽东,途中病故,终年六十五岁,谥曰“戴”。墓地位于今山东省兰陵县芦柞镇前芦柞村东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像木偶的眼睛、即扑朔迷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颜师古(581年—645年),名籀,字师古,隋唐以字行,故称颜师古,雍州万年人,生于京兆万年(今西安),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唐初儒家学者,经学家、训诂学家、历史学家,名儒颜之推之孙、颜思鲁之子。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贞观十九年(645年),颜师古随从太宗征辽东,途中病故,终年65岁,谥曰“戴”。有《匡谬正俗》、《汉书注》、《急就章注》及集。

 

中文名
颜师古
别    名
颜籀
国    籍
唐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京兆万年
出生日期
581年
逝世日期
645年
职    业
官员
代表作品
《汉书序》《急就章注》《匡谬正俗》
祖    籍
琅邪临沂
谥    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