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冯盎是北燕君主冯弘的后裔,父亲官至石龙太守,平定叛乱受隋文帝重用,官拜左武卫大将军

作者:冯盎

 

冯盎高州良德人,是北燕君主冯弘的后裔,父亲官至石龙太守
冯盎,字明远,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人,原本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弘的后裔。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便逃往高句丽,派其子冯业带领三百人渡海归顺东晋。北燕灭亡后,冯业留在番禺(今广东广州)。到冯业的孙子冯融时,担任南朝梁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冯宝,娶岭南高凉的越族大姓洗家的女儿冼夫人为妻,因而成为高凉地区越族的首领,南朝梁任命他为高凉太守。冯宝与冼夫人生子冯仆,冯仆即冯盎的父亲,官至石龙太守。


冯盎因平定叛乱,被隋文帝任命为高州刺史,后又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冯盎少年时很有谋略,英勇善战。隋朝开皇年间(581年—600年),冯盎以祖辈功勋而受任宋康(今广东阳西)县令。
开皇十年(590年),番禺夷人王仲宣起兵造反,岭南地区各族首领多起兵响应他,于是王仲宣率军包围广州。冯盎的祖母冼夫人派其孙子冯暄(冯盎之兄)率军救援广州,冯暄一向与叛军将领陈佛智友善,于是故意逗留不进。冼夫人得知后十分愤怒,就派人到军中逮捕冯暄,关押在州城监狱;另派冯盎率军讨伐陈佛智,冯盎击败叛军,将陈佛智斩首。冯盎率军进至南海,与隋朝大将军鹿愿的部队会合,然后与广州守将慕容三藏合兵攻打王仲宣,王仲宣的部队溃败,因此广州得以保全。隋文帝因冯盎平叛有功,任命他为高州刺史。
仁寿元年(601年),潮州、成州等五州的僚人造反,冯盎快马飞驰到京师,奏请朝廷出兵讨伐僚人。隋文帝命令左仆射杨素和冯盎讨论僚人反叛的情形势态,杨素对冯盎感到惊奇,说:“没想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随即隋文帝下诏命令冯盎征集江南、岭南的军队进攻僚人。叛乱平息后,隋文帝任命冯盎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
大业七年(611年),冯盎跟随隋炀帝杨广出征辽东,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10。牸潞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冯盎简介

冯盎(?―646年),字明远,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人,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之孙,石龙太守冯仆之子,少时有谋略,英勇善战,初以祖辈功勋而任宋康县令。夷人王仲宣起兵造反时,冯盎率军击败叛军,因功授任高州刺史。冯盎平定潮州、成州等五州僚人叛乱时,因功授任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后随隋炀帝出征辽东,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隋朝灭亡后,冯盎回到岭南,聚众数万,自任首领,依附割据岭南的林士弘。冯盎击败广州、新州的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人,占据广州、苍梧、朱崖之地,自称总管。冯盎治理有方,使岭南局势稳定,社会安宁。武德五年(622年),冯盎归顺唐朝,唐朝将其辖地设置高、罗等八州,任命冯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封吴国公。不久改封越国公、耿国公。后来冯盎平定罗窦各洞的僚民反叛,受到唐太宗的夸赞,获得赏赐财物不可胜数。冯盎占据之地纵横二千里,奴婢一万多人,珍奇宝物甚多。冯盎政治勤勉清明,深受百姓和部下的爱戴。贞观二十年(646年),冯盎去世,追赠左骁卫大将军(一作左骑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本    名
冯盎
字    号
字明远
所处时代
隋末唐初
去世时间
646年
籍    贯
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
官    职
上柱国、高州总管
爵    位
耿国公
追    赠
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