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寂
裴寂因僧人法雅妖言受到牵连,晚年获罪革职一病不起,终年六十岁
贞观三年(629年),僧人法雅因妖言获罪,裴寂也受到牵连。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职,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让他返回故里。裴寂请求留居长安,唐太宗斥责道:“你的功劳、才学,都不足以拥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于太上皇对你的恩宠,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间,政法方面纰漏谬误极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乱,你对此也应担负责任!我念及旧情,不对你施以极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裴寂只得返回蒲州。
当时,狂人信行客居汾阴(今山西万荣),常对裴寂的家僮道:“裴公有天分。”信行死后,家奴恭命将此事告诉裴寂。裴寂大惊,不敢奏明皇帝,暗中命恭命将知情的家僮杀死。恭命却背着裴寂,将家僮放走。后来,恭命因贪赃被裴寂追捕,遂向朝廷告发裴寂。唐太宗大怒,对侍臣道:“裴寂犯了四条死罪。第一,官居三公却结交妖人;第二,事发之后,愤称国家之兴是其所谋;第三,妖人称其有天分,却匿而不奏;第四,杀人灭口。”最终将他流放静州(今四川旺苍)。
后来,静州山羌作乱,有传言认为乱军已劫持裴寂为主。唐太宗对此丝毫不信,道:“国家对裴寂有性命之恩,裴寂定不会如此。”不久果有裴寂率家僮破贼的奏报传来。他思及裴寂佐命之功,便召其回朝。但这时裴寂却已病逝,终年六十岁,后被追赠为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裴寂著《武德律》、《武德式》等个人作品流传后世
裴寂曾参与修撰《武德律》、《武德式》、《武德令》。 清朝官修《全唐文》时,将裴寂的《劝进疏》收录于其中。根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裴寂墓在临晋县(今山西临猗)东北十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