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一书的主要物点及临床应用

作者:巢元方

 

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的临床应用
巢氏曾奉诏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六十七门,载列证候1739论,分别列述了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各科疾病的病因与证候,并讨论了一部分疾病的诊断、预后、以及预防、摄生、导引按摩、外科手术等一些治疗方法。此书为中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学专著,也是第一部由朝廷组织集体撰作的医学理论著作,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书的主要特点简介
1、书中主论病因证候,不载方药:书中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病证概念、病因、病机、和证候。收罗病证之全前所未见,对病因病理的阐述和对证候的描述具有较高水平。
2、发展了中医病因学理论:提出“乖戾之气”是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并提出预先服药可以预防疫病感染。书中记载了多种人体寄生虫病,详述其形态及感染途径;并提出疥疮与疥虫侵染有关;炭疽病为传染所致;漆疮系“禀性畏漆”引起的过敏;山区瘿病是饮用了“沙水”致病。书中的许多新观点和记载有较大进步。
3、在病理方面:书中对多种疾病的病变、转归有详细记载和系统描述,突出了各病的特殊证候,在临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在证候分类学方面:对病症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如妇产科分杂病、妊娠病、将产病、难产笔耕内、产后病五类。这种分类更加细致、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停在昨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巢元方,隋代医家。大业中(公元605年—616年)任太医博士、太医令。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奉诏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67门,1720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

本    名
巢元方
所处时代
隋代
出生地
 中国山西
出生时间
公元550年
去世时间
公元630年
主要作品
《诸病源候论》
主要成就
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
擅    长
中医病因学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