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僧辩助萧渊明为帝,又立萧方智为太子,任大司马一职,后因屈事北齐的行动引起暴乱后兵败被杀

作者:王僧辩

 

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被封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一职
在平定侯景之乱前,梁元帝萧绎曾向西魏称臣,既称帝便不再称臣,并要求西魏归还所侵占去的梁、益等州和襄阳等地。当时,西魏的实权掌握在大臣宇文泰手中,他在据襄阳的萧詧的请求下,派军进袭江陵。城破后,梁元帝被执处死。江陵城破后,王僧辩、陈霸先在建康拥立梁元帝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王僧辩以拥立之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王僧辩屈事北齐的行动引起江南人民的反感,后兵败建康被杀
江陵陷落后,郢州刺史陆法和以郢州(治武昌)投降了北齐,北齐又捎信给王僧辩,认为萧方智年幼,梁朝处在多事之秋,应该推立长君,寒山被俘的萧渊明年龄较大,又是梁武帝的亲侄子,推他做皇帝较为适宜。实质上是谋求通过扶植傀儡皇帝,使梁国成为附属国。这种要求遭到王僧辩等人的拒绝。北齐于是派高欢第七子高涣领兵护送萧渊明过江。由于王僧辩无力抵挡高涣的大军,只得要求立萧方智为太子,得到萧渊明同意后,迎立其即位为帝,王僧辩被封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
王僧辩面对强敌时的意志不坚定和软弱,导致了他被一直以来的亲密战友陈霸先抛弃。毕竟陈霸先在面对强敌时,更敢于放手一搏。
王僧辩屈事北齐的行动引起江南人民的反感。南徐州刺史陈霸先借此事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率军10万,水陆齐发,进袭建康,擒获王僧辩并杀之。死于绍泰元年九月甲辰(二十七)日(555年10月26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维多利亚港恋人无归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南朝梁名将。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 (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 (552),他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四年,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造陈霸先反对,陈霸先起兵10万,攻入建康,将王僧辩擒杀。

中文名
王僧辩
别    名
君才
国    籍
南朝梁
民    族
汉族
逝世日期
555年10月26日
职    业
将领、军阀
主要成就
大败侯景
官    职
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大司马
封    爵
永宁郡公
雄信将军
祖    籍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