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陈庆之在《梁书》中的记载,以及受到历史名人的高度评价和在近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作者:陈庆之

 

陈庆之在《梁书》中的记载及受到历史名人的高度评价
萧衍:“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姚思廉《梁书》:“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佩,亦一世之荣矣”;“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李延寿《南史》:“陈庆之初同燕雀之游,终怀鸿鹄之志,及乎一见任委,长驱伊、洛。前无强阵,攻靡坚城,虽南风不竞,晚致倾覆,其所克捷,亦足称之。”
吕祖谦:“陈庆之以东南之兵数千入中原,士马强盛之地,大小数十战,未尝少挫,遂入洛阳。六朝征伐之功,未有若是之快者也。然卒以败归,理亦宜然。何以言之?夫孤军独进,不能成功,自古皆然。”
郝经:“陈庆之乘魏之乱而纳元颢,未几而狼狈以归。”
毛泽东:“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陈庆之在近代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
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小说《奔流》中,陈庆之为小说主角,为用兵天才和不败名将,三百白骑取得了钟离之战胜利。
民国作家蔡东藩小说《南北史演义》中,陈庆之事迹与正史差别不大,但被作者形容为骁将,与史实上陈庆之儒将的形象有所出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独角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天监元年(502年),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大通元年(527年),41岁的陈庆之初次带兵,战涡阳取得大胜。中大通元年(529年),陈庆之攻北魏,孤军深入,后援无继,在北魏军反击下,失败而返。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武”。长子陈昭继承他的职位。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本    名
陈庆之
字    号
字子云
所处时代
南朝梁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
出生时间
484年
去世时间
539年
主要成就
攻取涡阳、北伐北魏
谥    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