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卢循自称平南将军,夜袭攻陷番禺占领广州,被朝廷任命为征虏将军

作者:卢循

 

卢循兵败之后渡海南逃,夜袭攻陷番禺占领广州,自称平南将军
元兴二年(403年)正月,卢循派他的姐夫司马徐道覆进犯东阳。二月,建武将军刘裕率军击败徐道覆。八月,刘裕在永嘉打败卢循,乘胜追击卢循到晋安,再次将他打败。卢循形势窘迫,于是渡海向南逃走。九月,卢循攻打广州南海郡的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广州刺史吴隐之率军固守抵抗。十月,卢循夜袭攻陷番禺,抓获吴隐之,将城中府舍、民居焚烧殆尽。卢循于是自称平南将军,自己主持广州事务。 卢循下令聚集焚烧数万死者遗骨,共同安葬在洲上;并派徐道覆攻打始兴,抓获始兴相阮腆之。


卢循进贡授官,被朝廷任命为征虏将军
义熙元年(405年)四月,卢循派遣使节前往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献贡品。当时东晋朝廷刚刚诛灭桓氏,内外多事,没有时间前往征讨卢循。四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徐道覆为始兴相。卢循赠送给刘裕益智粽,刘裕回赠给他续命汤。
卢循任命前琅邪内史王诞为平南长史。王诞游说卢循道:“王诞我本来不是军旅出身,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我一向被刘镇军厚爱,如果能够回到北方去的话,一定会得到他的委派重用,这样,不管是为公为私,遇到机会,我一定要报答您的厚恩。”卢循认为他说得很对。这时刘裕写给卢循一封信,让他派吴隐之回去,卢循没有听从。王诞又对卢循说:“将军这次扣留吴公,对公对私都不是好计策。孙策岂能不想扣留华歆?只是因为一个地方容不下两个君长罢了。”于是,卢循派吴隐之与王诞一起回去。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你幸福的温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卢循简介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名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东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元兴弈棋,工草隶,尤善尺牍。出自范阳大族卢氏,原(今河北涿州市)人,士族出身。但因渡江较晚,未受朝廷重用。元兴二年,卢循与刘裕战于东阳(今浙江金华)、永嘉(今浙江温州)和晋安(今福建福州)一带,不利,乃浮海南下。次年十月,卢循破番禺(今广东广州),自称平南将军,接受朝廷所封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官号,并派姐夫徐道覆和亲党占据始兴(今广东韶关南)及其他各部。卢循、徐道覆虽接受朝廷官号并遣使献贡,但又派人到大庾岭一带伐木,秘密准备北伐船只。义熙六年(410)二月,卢、徐乘刘裕北伐南燕,东晋后方空虚之际,分两路北上。一路由卢循率领越五岭,经长沙、巴陵(今湖南岳阳)直指江陵。一路由徐道覆率领直下庐陵(今江西吉水北)、豫章(今江西南昌),大败官兵,杀江州刺史何无忌。卢、徐即合兵东下,五月,在桑洛洲(今江西九江东北长江中)大败晋大将刘毅,军抵淮口(秦淮河入长江之口,今南京西北),直逼建康。此时义军战士十余万,舳舻千计,楼船高达十二丈,舟车百里不绝,朝廷一片慌乱,刘裕星夜赶回,仓促应战。徐道覆主张立即登陆与刘裕决战,卢循多疑少决,贻误战机,使刘裕得以集中兵力,周密部署。义军小挫,卢循下令退却。十月,义军西攻江陵,不利。十二月,义军与官兵在大雷(今安徽望江)、左里(今鄱阳湖口)相继展开死战,损失惨重,南退番禺。但此时番禺已被官兵抢先占领。次年三月,卢循攻番禺不下,转至交州,四月,兵败自杀。同年二月,徐道覆亦牺牲于始兴。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

中文名
卢循
别    名
卢于先、元龙
国    籍
东晋
民    族
汉族
逝世日期
411年
职    业
农民起义领袖
籍    贯
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