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国宝为官复原职,打算以其兵众抵抗王恭,以及在《晋书》古籍中的记载

作者:王国宝

 

王国宝再次投向司马道子,为官复原职,打算以其兵众抵抗王恭
公元396年(太元二十一年),晋安帝在孝武帝死后继位,王国宝再次投向司马道子,并推荐以奸邪闻名的族弟王绪为琅邪内史,一同依附司马道子。而司马道子亦被二人迷惑,又将王国宝视为心腹,让他参与朝廷事务并掌有实权,被当时的人所痛恨。当时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厌恶王国宝乱政,更有意图起兵诛除王国宝,更曾劝司马道子要远离王国宝,令王国宝十分恐惧。

公元397年(隆安元年),王国宝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领选,加后将军、丹杨尹。司马道子又将东宫兵士全交给王国宝掌管。王国宝因为恐惧王恭,于是劝司马道子削减其兵权,但不久王恭便在四月甲戌日以讨伐王国宝之名在京口起兵,荆州刺史殷仲堪亦名义上支持王恭。王恭起兵的檄命送到建康后,王国宝因为恐惧而慌乱,不知该作什么,王绪于是劝王国宝杀死王珣及车胤,诛除他们的声望,并挟制晋安帝讨伐王恭。但当王国宝见二人后就转而向二人问计,而二人皆劝王国宝放弃抵抗,以令王恭罢兵。王国宝出于恐惧,于是辞职待罪,不过不久就后悔,假称诏命要让自己官复原职,打算以其兵众抵抗王恭。
另一方面,司马道子想息事宁人,竟将所有罪责推向王国宝,命谯王司马尚之收捕王国宝至廷尉并于四月甲申日赐死他,又处斩王绪,更向王恭道歉。王恭知道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后,亦主动退兵回京口。次年王恭败死,司马道子下诏追复王国宝本官。而桓玄辅政后却上表流放王国宝家属到交州。
王国宝在《晋书》古籍中的记载
房玄龄等《晋书》:“①少无士操,不修廉隅。②国宝检行无闻,坐升彼相,混暗识于心镜,开险路于情田。于时疆埸多虞,宪章罕备,天子居缀旒之连,人臣微覆餗之忧。于是窃势拥权,黩明王之彝典;穷奢纵侈,假凶竖之余威。绣桷雕楹,陵跨于宸极;丽珍冶质,充牣于帷房。亦犹犬彘腴肥,不知祸之将及。告尽私室,固其宜哉!③国宝庸暗,托意骄奢。既丰其屋,终蔀其家。
《国宝别传》:少不修士业,进趣当世。
蔡东藩《两晋演义》:①国宝驰竞,荆州大度,散诞难名。②国宝兄弟,窃位擅权,靡所纪极,将待何时伏诛耶!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つ留指甲的小男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国宝(约330年-397年5月29日),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谢安之婿。东晋后期大臣。王国宝虽然是谢安的女婿,但是因为品行不端,谢安并未予以重任。琅琊王司马道子的王妃是王国宝的堂妹,王国宝便投靠司马道子门下,并在皇帝面前诋毁谢安使得谢安出镇广陵避祸。公元385年(太元十年),谢安病逝,司马道子掌权,任王国宝为秘书丞,之后担任琅琊内史、堂邑太守等地方职务,公元390年(太元十五年),拜中书令,加中领军,与司马道子同掌大权。公元392年(太元十七年),王国宝之弟王忱去世,王国宝为其弟奔丧,却盘桓在建康城始终不出发,最终被借故免官,孝武帝司马曜去世后,王国宝再次投靠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令其参与朝政并在公元397年(隆安元年)任王国宝为尚书左仆射领选,加后将军、丹杨尹,王国宝因外戚王恭对其十分厌恶,劝说司马道子解除王恭的兵权,但不久后王恭便以讨伐王国宝为名在京口起兵,王国宝吓得只好辞职待罪。司马道子为了息事宁人竟将所有责任推给了王国宝,派谯王司马尚之将王国宝逮捕赐死,而后王恭败亡,司马道子下诏追复王国宝原官。而桓玄上台后将王国宝的家人流放到交州。

本    名
王国宝
所处时代
中国(东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时间
约330年
去世时间
397年5月29日
籍    贯
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
隶    属
太原王氏
官    职
尚书左仆射、领选、丹阳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