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姚苌擒杀苻坚,大破慕容,定为国都,国号仍为大秦,史称后秦,以及受历史名人的高度评价

作者:姚苌

 

姚苌擒杀苻坚,大破慕容军,改长安为常安,定为国都,国号仍为大秦,史称后秦
姚苌(330~393)羌族。字景茂。祖籍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十六国时后秦的建立者,公元384~393年在位。羌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上古时就已活动于西北,秦汉时主要生活于今甘肃、青海一带,东汉时渐迁徙关中,西晋时遍布关中各郡县,主要集中在冯翊(今陕西大荔)、北地(今陕西耀县、富平一带)、新平(今陕西彬县)等地,人数多达数十万,约占关中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姚苌跟随其兄姚襄征伐,为之出谋划策。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前秦皇帝苻生派将军苻坚率军进攻姚襄。姚襄战死,姚苌率部众投降苻坚,历任陇东、汲郡、河东、武都、武威、扶风等郡太守和宁、幽、兖三州刺史。后担任步兵校尉,受封益都侯。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苻坚领兵进攻东晋,任命姚苌为龙骧将军,督梁、益州诸军事。同年苻坚兵败淝水,二十年(公元384年)姚苌趁机起兵,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改年号为白雀。当时慕容冲与苻坚相攻,姚苌暂与慕容通和,进屯北地(今陕西耀县一带),厉兵积粟,以观时变。翌年,姚苌擒杀苻坚,大破慕容军,逐一击败割据势力王磷、郝奴,占据长安。白雀三年(公元386年)四月称帝,改长安为常安,定为国都,国号仍为大秦,史称后秦。羌族与氐族一样,汉化程度较深,占据长安后的后秦成为北方又一个比较先进强大的国家。姚苌在位期间,重用人才,兴建太学,整顿刑狱,废除苛法,惩治贪官,提倡节俭,很快扭转前秦崩溃后的社会混乱局面。建初七年(公元393年)病死。
姚苌受历史名人的高度评价
姚苌死后,其子姚兴继其位,消灭苻登,统一关中,使后秦成为当时北方最为强大的政权之一。姚苌一生长于谋略,善于用兵,多谋善断,指挥作战机智灵活,临战常因势定策,出奇制胜。但姚苌在中国历史上却始终是个反面人物,用“无耻”二字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姚苌恩将仇报,诛杀苻坚,而且还将其尸体挖出,进行鞭尸,令人发指。在攻克大界时,俘前秦毛皇后。毛氏美而勇,善骑射。后秦兵入其营,毛氏犹弯弓跨马,率数百人力战,杀后秦军七百余人,因众寡不敌,为后秦所俘。姚苌却要将其纳为已有,毛氏且哭且骂:“姚苌,汝先已杀天子,今又欲辱皇后。皇天后土,宁汝容乎?”。姚苌只得将其杀之。姚苌最终能“安枕而终,斯为幸也”。
总之,姚苌长于以计代战,以智取胜。注重收抚人心,网罗贤才为其效力;且治军有方,奖惩严明。姚苌曾为前秦将军,多次为前秦出战,屡建大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逃离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姚苌简介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戴下自称万年秦王,建立后秦,并与苻坚领导下的前秦作战。后姚苌擒杀了苻坚,并乘西燕东返而进驻长安,不久称帝。前秦宗室苻登在关中氐族残余力量支持下继续与姚苌作战,姚苌一度处于不利形势,但终大败苻登,渐处优势,但在消灭前秦势力前去世,至其子姚兴即位后才完全消灭前秦势力。

 

中文名
姚苌
别    名
姚景茂
国    籍
后秦
民    族
羌族
出生地
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
出生日期
公元330年
逝世日期
公元394年
主要成就
建立后秦
庙    号
太祖
谥    号
武昭皇帝
陵    墓
原陵
在    位
384年—394年
性    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